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宣和改元改僧为德士作偈

标题包含
宣和改元改僧为德士作偈
祖意西来事,今朝特地新。 昔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 鹤氅披银褐,头包蕉叶巾。 林泉无事客,两度受君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先祖的信仰来自西方,今日我们再次体验到它的新鲜感。 从前他身为出家人,如今他已转化为道教形象。 披着银色羽毛的大氅,头戴以蕉叶制成的头巾。 他是隐居山林的闲散之人,两次受到了你的恩情。
去完善
释义
1. 宣和:指宋徽宗的年号,即1219-1264年。 2. 改元:改变年号。 3. 德士:又称道士,是宋代对道士的称谓。 4. 释心道:宋代僧人,法号心道。 5. 祖意西来事:佛教禅宗用语,意为禅宗佛法自印度传入中国。 6. 今朝特地新:今天特意创新变革。 7. 昔为比丘相:过去当和尚的样子。 8. 鹤氅:一种道教服装。 9. 银褐:银色褐色。 10. 蕉叶巾:一种用蕉叶制成的头饰。 11. 林泉:山林和水源,代指隐逸之处。 12. 无事客:没有事务的闲人。 13. 两度受君恩:两次受到皇帝的恩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改宗道教的形象变化及其心态。首联以“祖意西来事,今朝特地新”点明诗的主题——僧人改宗道教。诗人用“今朝特地新”暗示了这一变化的独特性。颔联则通过对比过去和尚的面貌与现在道士的形象,强调了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颈联细致地描述了僧人的装束改变,身着道教的服饰,头戴蕉叶头巾,体现出新身份的庄重感。尾联则以“林泉无事客,两度受君恩”收束全篇,传达出这位僧人作为隐逸之客,两次受到皇帝恩典的心境。全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宗教变迁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宣和改元改僧为德士作偈》出自宋代僧人释心道。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19年,正值宣和年间,是宋徽宗在位时期。 在这个时期,北宋政权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宋徽宗在位期间,追求文艺繁荣,大力发展佛教文化。然而,这也使得僧侣地位上升,寺院经济膨胀,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下诏禁止僧人剃度,改为“德士”制度,以整顿僧尼队伍,提高宗教素质。 释心道作为一位僧人,见证了这一历史变革。他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这首诗歌,既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坚定,又对时代变迁表示出深深的忧虑。诗句中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体现出当时社会氛围下的佛家修行者的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