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子实游芸村
前溪后溪水泓泓,南山北山鸟嘤嘤。
东家㩇㩇缫丝鸣,西家扑扑打麦声。
霏霏紫萼飘红英,翘翘野菜飞蜻蜓。
酒旗斜矗芳风轻,人在落花花里行。
神仙古来多杳冥,刀圭入口羽翰生。
人生快活寿百龄,何必白日求飞升。
我今拈出芸村名,世间底处无蓬瀛。
桃源桃源晋武陵,为我把酒酹渊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澈的小溪在南山北山之间潺潺流淌,鸟儿在其中欢快地歌唱。东边人家传来悠扬的纺纱声,西边则是挥舞着连枷拍打麦子的声音。紫色的花瓣在风中飘落,与红色的果实一同飘扬;翘起的野菜上蜻蜓飞舞。微风轻拂,酒店的旗帜倾斜下垂,人们在落花之中漫步。
自古以来,许多神仙生活得颇为神秘莫测,他们服下仙丹妙药,展翅飞翔。人生的快乐在于长寿,我们不需要追求白日飞升的仙境。我现在描绘这个美好的村庄,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不能成为人间仙境。桃花源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晋朝的武陵,为我倒一杯酒祭奠陶渊明的灵魂吧。
去完善
释义
《同刘子实游芸村》注释:
1. 前溪后溪:指村庄前后两条小溪。
2. 水泓泓:形容溪水清澈明亮。
3. 南山北山:泛指周围群山。
4. 鸟嘤嘤:形容鸟儿在山林中欢快地鸣叫。
5. 东家㩇㩇:指东边人家正在忙碌。
6. 缫丝鸣:指纺纱时发出的声音。
7. 西家扑扑:指西边人家在进行农事活动。
8. 打麦声:指用连枷拍打麦子的声音。
9. 紫萼飘红英:指花瓣随风飘落的美景。
10. 翘翘野菜:指田间的野菜长势茂盛。
11. 酒旗斜矗:指酒家门口的酒旗迎风飘扬。
12. 芳风:指春天和煦的风。
13. 刀圭入口:指服用药物以获得健康。
14. 羽翰生:指身体变得轻盈。
15. 人间快活:指过上快乐的生活。
16. 寿百龄:指长寿的寿命。
17. 白日飞升:指得道成仙的故事。
18. 芸村:作者游览的地方,寓意人间仙境。
19. 底处无蓬瀛:指哪里都有美丽的环境。
20. 桃源:桃花源,象征理想中的世界。
21. 晋武陵:陶渊明创作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所在地。
22. 把酒酹渊明:指以酒祭献给陶渊明的灵魂。
去完善
赏析
《同刘子实游芸村》是明代诗人熊瑞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抒怀的诗。首联通过对“前溪后水”、“南山北山”的描绘,以及“鸟嘤嘤”的叫声,展现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颔联“东家㩇㩇缫丝鸣,西家扑扑打麦声”则具体地描绘了村中的劳作场景;颈联通过“紫萼飘红英”、“翘翘野菜飞蜻蜓”等画面,表现出生机盎然的田野景象。诗人的笔触从宏观的自然景观到微观的生命形态,全方位地展现了一幅富有生气的芸村之景。
尾联中,诗人指出“神仙古来多杳冥,刀圭入口羽翰生。人生快活寿百龄,何必白日求飞升。”表现出诗人面对这样的美景,有感悟生命的喜悦与感慨,即认为追求长生不老不如享受人间的欢乐。同时,诗人进一步思考:“我今拈出芸村名,世间底处无蓬瀛。”表达了在芸村这种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并存的地方,已感受到如仙境般的美好,显示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刘子实游芸村》是南宋诗人熊瑞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创作于1178年,当时熊瑞任鄂州州学教授。在这期间,他常常与友人刘子实一起游览附近的山川村落,感悟自然之美,探讨人生哲理。这首诗歌就是他们在一次游芸村的经历中所创作的。
在南宋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了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熊瑞和刘子实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热爱大自然,寄情山水,以诗歌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在这段时间里,熊瑞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然而,这并没有让他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在州学教授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培养了众多英才,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