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达且同知即席索芙蓉诗

标题包含
达且同知即席索芙蓉诗
忆昔梦游芙蓉城,城中仙子千娉婷。 霞舒云卷逞娇媚,朵朵汉家尹与邢。 西风吹醒黄粱梦,帐暖香红谁与共。 别来秋晚遇群仙,犹记联骖骑彩凤。 太液池边翡翠楼,金屏绣褥何风流。 那知镜里朱颜改,阿监青娥雪满头。 不必对花长太息,荣华俯仰成尘迹。 色空空色无了期,昨是今非又来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记得过去曾梦见进入芙容城, 城中的仙女个个婀娜多姿。 她们的面容犹如朝霞般美丽, 她们就是汉朝的尹和邢。 后来被西风唤醒了这场美梦, 那暖和的帐子和香气又是与谁共享? 再遇见已是离别后的秋日, 还记得一同骑马驾驭凤凰。 在太液池边的翡翠楼上, 华美的屏风、鲜艳的被子尽显风流。 但谁知镜子里的容颜已经改变, 太监和宫女们的头发都已斑白。 不需要对着花朵经常叹息, 荣华富贵总是短暂即逝。 空色之间的互相转换是无休止的, 昨日的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未来的日子又在眼前。
去完善
释义
1. 忆昔梦游芙蓉城:芙蓉城,指代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 2. 霞舒云卷逞娇媚:此处的“霞舒”、“云卷”均为拟人化的用法,形容花态; 3. 朵朵汉家尹与邢:这里“尹与邢”是对唐宋两朝洛阳牡丹两位栽培者的称呼; 4. 西风吹醒黄粱梦:黄粱梦,出自唐代沈既济《枕中记》传奇故事,比喻荣华富贵如梦幻泡影; 5. 帐暖香红谁与共:此处的“帐暖”、“香红”均为描绘宴饮场景的词语; 6. 别来秋晚遇群仙:这里“群仙”指的是作者在秋晚时节遇到的友人; 7. 犹记联骖骑彩凤:联骖骑彩凤,形象地描绘出作者和友人们一同出游的欢快场面; 8. 太液池边翡翠楼:太液池,唐代长安的一座园林中的水池名; 9. 金屏绣褥何风流:金屏,指用金线织成的屏风;绣褥,彩色丝线织成的坐褥; 10. 那知镜里朱颜改:这句意味着时光流转,容颜易老; 11. 阿监青娥雪满头:阿监青娥,均指宫女; 12. 不必对花长太息:面对花儿的凋零,无需过于叹息; 13. 荣华俯仰成尘迹:荣华短暂,如同俯仰之间成为尘土; 14. 色空空色无了期:表达了世间一切无常的哲理思想; 15. 昨是今非又来日:事物在不断变化发展,昨日的事情今日已经改变,而未来又将如何,无从知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雄浑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如梦如幻的场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了诗歌之中,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深沉的历史底蕴。在诗人笔下,仙境中的芙蓉城仿佛一个美丽而虚幻的世界,而那些千姿百态的仙子则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各自展示着自身的美丽与哀愁。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了珍惜当下、感悟人生的积极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达且同知即席索芙蓉诗》是宋代诗人熊瑞的一首描绘芙蓉花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960-1279年之间的宋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期,文人墨客辈出,诗歌创作极为活跃。 熊瑞,生卒年不详,南宋时江西南丰人。他的生平事迹已不可考,但从他的诗作来看,他应该是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和表达的文人。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芙蓉花的美丽姿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熊瑞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段内,中国正处于宋朝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空前繁荣。诗歌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苏轼、辛弃疾等都活跃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宋朝时期的山水画和花鸟画也非常著名,这些艺术作品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