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台州宴包知府乐语

标题包含
台州宴包知府乐语
使君五马日边来,犹是当年逸骥才。 汉竹光荣知妙简,召棠蔽芾喜重栽。 试听孝肃传新令,竚看文清拜首台。 盛事难逢须烂醉,楼头玉漏莫相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斯(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全名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州长带领队伍来到我的身边,他们依然保留着昔日的豪情壮志。他们有着汉代竹子的品质,知道如何巧妙地运用智慧;他们又像召棠一样茁壮成长,喜欢重新振作自己的事业。你可以听到孝道的声音在传播新的法令,可以看到他们在文学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应该尽情地畅饮,楼上的时钟请不要催促我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台州: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区域。 2. 宴包知府:宴请台州知府包某的活动。知府,中国古代官职名,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3. 高斯得:南宋诗人,字不妄,号随庵老人,黄岩县(今浙江台州)人。 4. 五马:典出《汉书·马援传》中的"五马分尸",这里指官员的高贵地位。 5. 日边:古代常用词语,表示皇帝身边,这里是比喻台州的知府是皇帝的亲信。 6. 犹是当年逸骥才: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位知府如同当年的良驹一般有才干。逸骥,意指善于奔跑的马匹,这里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 7. 汉竹:指的是汉朝的竹子,这里是用来形容台州的山水风光和历史底蕴。 8. 光荣知妙简:这句诗的含义是,台州的光辉历史和优美的景色都是让人难以忘怀的。 9. 召棠蔽芾:召公的典故,相传周代召公在棠树下断案,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里是用来赞美包知府对台州百姓的关爱。 10. 试听孝肃传新令:这句话是鼓励包知府继承前人的优良品德,继续施行仁政。孝肃,指的是宋朝的名臣包拯,他以孝行著称,并且为官清廉。 11. 伫看文清拜首台:这是祝愿包知府能够升任更高的职位,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文清,指的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号为“文正”,这里的“文清”是作者对他的尊称。 12. 盛事难逢须烂醉:这是一个忠告,告诉大家在这样的欢庆场合应该尽情地喝酒庆祝,因为这样的盛事是很难遇到的。 13. 楼头玉漏莫相催:这句话的意思是,楼上的计时器——玉漏不要催促我们结束宴会,让我们尽情欢乐。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赞美包知府的才华和政绩,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尊敬和赞赏。首先,诗人用“使君五马日边来”来形容包知府的地位和声望,暗示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接着,诗人提到包知府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才干和风度,展现出他的卓越品质。然后,诗人通过汉竹、召棠等典故,赞美包知府的智慧和仁爱之心,以及他对百姓的爱护之情。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孝肃传新令和文清拜首台的故事,表明包知府在治理地方时所取得的显著成果。最后,诗人感叹盛事难逢,号召大家珍惜这次欢聚的机会,尽情畅饮,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时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包知府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台州宴包知府乐语》,是南宋诗人高斯得创作的一首作品。诗中的“台州”是浙江省的一个地区,而“包知府”则是当时的台州知府包恢。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高斯得生活在南宋末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然而,随着金兵的入侵,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却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注,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情的诗篇。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作者高斯得在这段时期内的人生际遇。作为南宋末期的文人,高斯得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曾在朝为官,但因不满朝廷的腐败和无能,最终选择辞官回乡。在回到家乡后,他继续关注国家局势,并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之情。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在南宋末期,由于金兵的不断侵略,国内的矛盾日益激化,百姓生活困苦。而朝廷内部的腐败现象也十分严重,导致国家政治逐渐走向衰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斯得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