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湖竞渡游人有蹂践之厄

标题包含
西湖竞渡游人有蹂践之厄
杭州城西二月八,湖上处处笙歌发。 行都士女出如云,骅骝塞路车联辖。 龙舟竞渡数千艘,红旗绿棹纷相戞。 有似昆明水战时,石鲸秋风动鳞甲。 抽钗脱钏解佩环,匝岸游人争赏设。 平章家住葛山下,丽服明粧四罗列。 唤船催入里湖来,金钱百万标竿揭。 倾湖坌至人相登,万众崩腾遭踏杀。 府门一旦尸如山,生者呻吟肱髀折。 西湖自是天下景,何况遨头古今压。 一时死者何足道,且得嘉话传千叶。 谏官御史门下士,九重天高谁敢说。 溪翁聊尔作歌谣,谨勿传抄取黥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斯(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全名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二月初八时,西湖边响起了美妙的音乐。 来自各个城市的男女们涌出,如同天上的云朵,马车穿梭在道路上。 湖面波光粼粼,几千艘龙舟齐头并进,犹如在水中激战,气势磅礴。 在岸边观看的人们络绎不绝,纷纷抛撒着钱币作为赞赏。 葛山下的平章家正欢庆佳节,家人们身着华丽服饰,光彩照人。 游船把人们从外湖带到了里湖,观赏着水上活动。 人群中有人不幸遇难,一片混乱,大家伤心不已。 虽然西湖的美景举世无双,但今天的悲剧却让人叹惋。 一次意外死伤并不算什么,但愿我们的美好回忆可以流传百世。 身居高位的官员们,你们可曾听到这百姓的哭声? 我只是个乡村老翁,只能唱出心中的悲哀,希望不要传播给不该知道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杭州:现浙江省杭州市,南宋都城。 2. 二月八:农历二月初八。 3. 笙歌发:演奏歌曲的声音传出。 4. 行都:首都,指临安(今杭州)。 5. 士女:男女,此处指游人。 6. 骅骝:骏马,此指马匹。 7. 塞路:使道路堵塞,这里指车辆拥挤。 8. 车联辖:车辆相互关联。 9. 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 10. 竞渡:赛船。 11. 数千艘:众多船只。 12. 红旗绿棹:红色的船帆和绿色的船桨。 13. 相戞:船桨相互碰撞。 14. 昆明水战:指古代昆明池的水战游戏。 15. 石鲸: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 16. 秋风:这里指波动的水面。 17. 鳞甲:鱼鳞和兽甲,这里形容石鲸的雕刻细节。 18. 抽钗脱钏:摘下首饰。 19. 解佩环:解下玉佩。 20. 匝岸:沿岸。 21. 争赏设:争相欣赏和摆设物品。 22. 平章:古代官职,此处指平章府的主人。 23. 葛山:在今浙江省金华市。 24. 丽服明粧:华丽的服装和妆容。 25. 四罗列:四处陈列。 26. 唤船:呼唤船只。 27. 催入:催促进入。 28. 里湖:指西湖的内湖区域。 29. 金钱百万:巨额奖金。 30. 标竿揭:悬挂标识杆。 31. 倾湖坌至:人群聚集如潮水般涌来。 32. 万人崩腾:形容人群混乱。 33. 遭踏杀:遭受践踏。 34. 府门:平章府的大门。 35. 尸如山:形容尸体堆积如山。 36. 生者:未死的人。 37. 呻吟:因痛苦而发出低沉的声音。 38. 肱髀折:胳膊和大腿骨折。 39. 天下景:世界闻名的风景。 40. 遨头:游玩的头目。 41. 古今压:从古至今的地位。 42. 一时死者:暂时死去的人。 43. 不足道:不值得提及。 44. 嘉话:美谈。 45. 传千叶:流传千年。 46. 谏官御史:负责向皇帝进谏和监察百官的官员。 47. 门下士:门下的弟子或手下。 48. 九重天:指皇宫深处。 49. 谁说:谁敢说话。 50. 溪翁:渔翁。 51. 聊尔:随便说说。 52. 作歌谣:创作诗歌。 53. 谨勿:小心不要。 54. 传抄:传播抄袭。 55. 黥刖:古代刑罚,脸上刺字或砍掉脚。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绘了南宋时期杭州西湖边的一场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致的观察展现了当时的盛况:华丽的龙舟、忙碌的人群、奢华的服饰和喧闹的歌舞。然而,在这个繁华的表面之下,却隐藏着一场悲剧:由于人群的拥挤和混乱,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这一现象让诗人深感痛心和忧虑,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人性的弱点。 诗歌的主题在于通过这场悲剧揭示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出现的混乱与失控。诗人认为,这种悲剧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与社会风气、道德观念和治理水平的缺失密切相关。因此,他呼吁统治者和社会各界要关注这类事件,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加强现场管理,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湖竞渡游人有蹂践之厄》是南宋诗人高斯得的一首描述西湖游船活动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在南宋理宗淳祐年间(公元1241年-1252年)。 在这个时期,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经济文化繁荣,西湖游船活动盛行。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游船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经常出现游船拥挤、碰撞甚至踩踏事故。高斯得在诗中表达了对此现象的忧虑和对游人安全的关切。 高斯得在淳祐年间曾任翰林学士、给事中等职,他关注民生,对时事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内外交困,政治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斯得通过对西湖游船事故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如管理不善、安全意识淡薄等,以此提醒人们重视安全问题,加强管理,确保游人安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