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达兼善平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忠义如公更不多。
岂直文章惊宇宙?尚余威武振山河。
中原正想刘安世,南海空思马伏波。
老我未能操史笔,怀思时复动哀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还未出征获胜却先离世,像您这样的忠诚正义真不多见。
岂止是文章惊天动地?您的英勇威严仍震撼着河山。
中原百姓都在思念刘安世,南海人民仍在追思马伏波。
可惜我不能用史笔记录您的一生,怀念之时常常悲痛歌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悼达兼善平章:诗名,悼念一位名叫达兼善的官员。
2. 出师未捷身先死: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军队出征还未取得胜利,将领就已经死去。这里的“捷”是战胜的意思。
3. 忠义如公更不多:形容这位叫达兼善的官员忠诚仁义的品质十分难得。
4. 岂直文章惊宇宙?尚余威武振山河:这两句称赞达兼善文采出众,威武不凡。
5. 中原正想刘安世:这里是用刘安世的典故来比喻达兼善,表示对他在中原地区的期望。
6. 南海空思马伏波:同样是借典故来形容达兼善,这里用马伏波的事迹来表达对他远去南海的思念。
7. 老我未能操史笔:诗人自谦自己年纪已大,无法执笔撰写历史记载。
8. 怀思时复动哀歌:表达对达兼善的怀念之情,时常悲痛地吟咏诗歌。

去完善
赏析
《悼达兼善平章》这首诗为王冕哀悼一位名叫达兼善的平章(一种官职)所作。首联以“出师未捷身先死,忠义如公更不多”表达了对达兼善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痛和对其忠诚义气的赞誉。颔联则以“岂直文章惊宇宙?尚余威武振山河”来形容达兼善的才情与气概,称赞他的文采足以震惊世界,而英勇之气依然能够激励山河。
颈联中的“中原正想刘安世,南海空思马伏波”表示人们正期待达兼善发挥像刘安世那样的治国才能,但他却如同马伏波那样在南海孤独的离世。尾联则表达了作者未能用史笔记载这位英雄事迹的遗憾,只能通过写诗来寄托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的江南,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政治黑暗。在这个时期,一位名叫王冕的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创作出了一首《悼达兼善平章》的千古名篇。
这首诗创作于元朝末期,正是农民起义和战争频仍的岁月。此时的王冕身处乱世,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的惨状,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他的诗才横溢,情感真挚,通过对故人的悼念,寄托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达兼善平章是元朝的一位重臣,他清廉奉公,深得民心,然而在朝政腐败、党派斗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他的理想未能实现,最终含冤而死。王冕在诗中表达了对这位故人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这首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反思。王冕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描绘出了一个时代的画卷,让人们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厚重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