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溪桥早春

标题包含
溪桥早春
轻黄未染柳梢匀,连日溪风卷塞尘。 乍暖乍寒花信晚,相呼相应鸟声频。 少勤漫挟经纶策,老懒空余病患身。 追忆故园桃李树,年年红紫为谁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淡黄色的嫩芽还未染上柳枝,每日的风吹过带着沙尘。 温度时高时低,花儿们还在缓慢绽放,鸟儿们忙碌地相互呼唤。 年轻时的勤奋已经逐渐消失,老年的我只剩下了慵懒和病痛。 回想起故乡的那片桃树林,每年都盛开着鲜艳的花朵,但这美景又是为谁而存在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溪桥早春:描绘春天初到时的场景,溪水边的桥梁和春天的景色。 2. 轻黄:淡黄色。 3. 未染柳梢:指柳叶还没有染上嫩绿色。 4. 匀:均匀,这里形容柳树枝条的颜色均匀分布。 5. 连日:持续几天的意思。 6. 溪风:溪水的微风。 7. 卷塞尘:带走边塞的尘土,此处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吹走冬天的寒冷。 8. 花信:花季的消息,这里的“花信晚”表示春天来得较晚。 9. 相呼相应:互相呼应,鸟儿们相互呼唤着。 10. 少勤:年轻时勤于奋斗。 11. 漫挟:随便拿着。 12. 经纶策:治理国家的策略。 13. 老懒:老年时懒惰。 14. 病患身:生病的身体。 15. 追忆:回忆。 16. 故园:故乡,老家。 17. 桃李树:桃树和李树,此处借代春天花朵盛开的美景。 18. 年年:每年。 19. 红紫:红色和紫色,这里指代各种颜色的花朵。 20. 为谁新:为什么花儿会这么新鲜美丽。
去完善
赏析
《溪桥早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至的景象,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春天的细微变化,如“轻黄未染柳梢匀”描绘出嫩芽刚刚发绿的柳树,而“连日溪风卷塞尘”则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诗中的“乍暖乍寒花信晚,相呼相应鸟声频”进一步传达了春天的气息,通过鸟儿的鸣叫展现出自然界的活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百态的感慨:年少的勤奋与老年时的懒散,以及记忆中故乡的桃李树,都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感悟生活。整首诗既有生动的自然景色描写,又寓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溪桥早春》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古体诗,相传为南宋诗人姚孝锡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姚孝锡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但他的生平事迹并无详细记载,故无法得知他在该时期的具体生活经历。然而,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像其他文人一样,经历了战乱、流离失所的岁月,对安宁、和平的生活有着热切的向往。 在《溪桥早春》这首诗歌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溪桥周边的景色,如柳树嫩芽、桃花初放等,这些画面都透露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似乎是对现实世界的美好寄托,同时也传达了作者渴望和平生活的情感。因此,在这首诗歌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对乱世中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