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佛光寺
臧谷虽殊竟两亡,倚阑终日念行藏。
已忻境寂洗尘虑,更觉心清闻妙香。
孤鸟带烟来远树,断云收雨下斜阳。
人间未卜蜗牛舍,远目横秋益自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臧谷虽然截然不同却都遭遇丧亡,靠在栏杆整日思考自己的未来与过去。
现在因为环境寂静而使烦恼减轻,更加觉得心旷神怡闻到奇妙的香味。
一只孤独的鸟儿伴着烟雾飞来远方的树木,断裂的云彩随着雨水落下夕阳。
在这个人世间我还没有找到我的蜗居之所,远处的景色更让我自我悲伤。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佛光寺: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中的寺庙,建于唐代。
2. 臧谷:指位于山西的佛教胜地五台山。这里用以代指佛光寺所在的峨眉山。
3. 行藏:行踪,经历。这里是说作者在凭栏时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4. 尘虑:世俗的烦恼。
5. 妙香:指寺庙中焚烧的香火。
6. 孤鸟带烟:形容孤独的鸟儿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飞翔。
7. 断云收雨:指乌云散去,雨停天晴。
8. 蜗牛舍:指蜗居之地,形容狭窄简陋的房屋。
9. 远目横秋:眺望远方,感受到秋天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题佛光寺》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对佛法的领悟中寻求心灵的慰藉。首联“臧谷虽殊竟两亡,倚阑终日念行藏”,以“臧谷”为典,表达了世间万事皆空、生命无常的观念,表现了诗人整日忧虑生死的问题,流露出无奈的心境。颔联“已忻境寂洗尘虑,更觉心清闻妙香”,描述了在寂静的环境中,诗人的心得到了净化,闻到了佛法的妙香,表现了对佛法的敬仰和信仰。颈联“孤鸟带烟来远树,断云收雨下斜阳”,描绘了寺院周围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尾联“人间未卜蜗牛舍,远目横秋益自伤”,借蜗牛居表达人生短暂的哀愁,在秋天来临之际,眺望远方,感到更加悲伤。全诗通过对寺庙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在佛法熏陶下的心灵成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佛光寺》是宋代诗人姚孝锡的一首诗,它描绘了诗人在游览佛光寺时的所见所感。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应是在宋代时期。
在宋代,儒家思想逐渐崛起,禅宗佛教逐渐衰落。姚孝锡作为一位文人,对佛学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他在游览佛光寺时,看到了寺庙的庄严肃穆和僧侣们的虔诚修行,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在这个时期,社会矛盾较为尖锐,民生疾苦严重。然而,姚孝锡在佛光寺感受到了宁静与祥和,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因此,在这首诗中,他不仅表达了对佛光的敬仰,还表现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世界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