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公才对菊见怀
发蓬新感二毛侵,尚阻清尊对菊斟。
久拟芝兰同臭味,莫疑鱼鸟自高深。
食贫岂复甘秦炙,客病空怀奏楚音。
挂席无由上牛斗,漫凭流水送归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头发稀疏逐渐变白,无法参加菊花酒的聚会。
早已想与兰花共享气味,无须怀疑鸟儿的飞翔高度。
生活贫困也不能忘记美食,客人病中只能弹奏哀伤的音乐。
无法驾船到达遥远的银河,只能通过流水寄托思乡之情。
去完善
释义
蓬:指头发。新感二毛侵,形容年纪渐老。
二毛:黑白两种颜色的毛发,多用来形容老年头发变白的状况。
清尊:这里指酒杯。
芝兰:两种香草,比喻德行高尚的人。
臭味:气味,比喻人的志趣与行为。
鱼鸟:形容孤寂的样子。
秦炙:代指美食。秦,古代中国秦国所在的地方,那里美食丰富。
奏楚音:弹奏楚国风格的音乐,指寄情于音乐以排遣忧虑。
挂席:挂起船帆,指乘船离开。
牛斗:牵牛星和斗宿,指天空中的两颗星。
漫凭:随意地依靠。
流水:这里指江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以作者自身白发新生的形象开篇,表达了与友人未能共享菊花的遗憾。颔联通过类比芝兰和鱼鸟的形象,凸显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友情。颈联则表达了自己虽有贫病之苦,却仍旧保持高尚情操的坚定信念。尾联则借助于“挂席无由上牛斗”和“漫凭流水送归心”的生动意象,既抒发了诗人追求真挚友情的美好愿景,也暗含了对无法亲自赴约的无奈。整首诗风格婉约,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时值王安石变法初期。诗人姚孝锡在彼时风华正茂,却在政治生涯中遭遇坎坷。期间,他为百姓疾苦忧心忡忡,又对奸臣当道的朝廷感到痛心疾首。恰在此时,他收到了友人关于菊花的一首诗作,他以饱满的激情回应道:“世态时炎冷,人情自卷舒。每逢摇落后,更见鲜新。”这反映了他坦然面对人生起伏的心态,也展示了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中,仍能保有那份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