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无竞见寄
客怀重倚仲宣楼,白草黄云塞上秋。
山色不随尘世改,水声还抱故城流。
隙中畏景那堪玩,镜里衰颜祇自羞。
多愧诗人苦相忆,远传佳句吊清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思乡之情再次涌上心头,犹如登上王粲登楼之所,眼前满是秋天的景象:白草、黄云和萧瑟的山头。山色未曾改变,始终如旧,清澈的溪水依然环绕着这座古城。残阳下的风景让人无法欣赏,镜子里映射出的老去的容颜只能让自己害羞。感慨万分,愧疚的是诗人们还对我念念不忘,用优美的诗句来表达他们的同情和思念。
去完善
释义
1. 客怀:旅居在外的心情。
2. 重倚仲宣楼:重登仲宣楼。仲宣楼,这里代指楼房。
3. 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秋天的景象。白草,枯萎的白草;黄云,黄色的云彩。
4. 塞上秋:边塞的秋天。
5. 山色不随尘世改:山色不因世事变迁而改变。
6. 水声还抱故城流:水声环绕着古老的城池流淌。
7. 隙中畏景:短暂的时光。畏,通“癸”,表示时间过得太快。
8. 镜里衰颜:镜子里的衰老容颜。
9. 祇自羞:只能让自己羞愧。
10. 多愧诗人苦相忆:感激诗人的深切怀念。
11. 远传佳句吊清愁:从远方传来美好的诗句,表达对忧愁的感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仲宣楼的描绘开篇,强调诗人在孤独和寂寥中的客居心境。白草黄云的场景塑造出边塞秋天的景象,突显了边塞的萧瑟和荒芜。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自然的岿然不动,山色和水声都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然后,诗人通过“畏景”和“衰颜”两个意象传达出自己的忧虑和伤感。在整首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感激朋友的挂念,并传递了远方佳句所寄托的哀愁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王无竞见寄》是宋代诗人姚孝锡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姚孝锡正担任浙江绍兴府的推官,负责审理案件、处理政务等事务。
在这个特殊时期,北宋灭亡后不久,南宋政权尚未稳固,朝廷内外矛盾重重。一方面,蒙古铁骑不断南下侵扰,边陲战事频发;另一方面,朝堂内部党争激烈,政治气氛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志士都怀有忧国忧民之心,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
姚孝锡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在诗中写到:“世态浮云变古今,一杯浊酒对风林。百年惟有诗情在,万事难抛道义心。”这首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友情、道义的珍视。通过对这些方面内容的描绘,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人生态度,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