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遣载入闽从李守约

标题包含
遣载入闽从李守约
考亭高弟说乌洲,小子何妨作远游。 问学再三勤讲贯,立身第一在操修。 机心仅可文章用,邪说毋从释老求。 更做程文须典实,年来华藻近轻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说乌洲的学者们很厉害,我又何必害怕去远方学习呢? 学问在于勤奋求知和实践,做人最重要的是修身养性。 心机只能用在文学创作上,不要受那些歪门邪说的诱惑。 写论文要讲究实际,近年来华丽的辞藻越来越显得轻浮了。
去完善
释义
1. 考亭: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别号,这里借指学问之渊博。 2. 高弟:指朱熹门下弟子中成就最高的人。 3. 乌洲:指福建武夷山下的一个小洲。 4. 小子:对自己谦虚的称呼。 5. 问学:提问和求学。 6. 讲贯:讲解和贯通。 7. 立身:树立自身的人格修养。 8. 操修:操守和修养。 9. 机心:巧诈之心,指写文章时运用技巧。 10. 文章:这里指的是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 11. 邪说:指错误的思想观念。 12. 释老:指佛教与道教。 13. 程文:考试的文章。 14. 典实:指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或事实。 15. 华藻:华丽的辞藻。 16. 轻浮:这里指的是文风浮躁,缺乏深度。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遣载入闽从李守约》中,作者黄大受以自身求学经历为主线,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立身和文章的看法。诗的开头,他提到了“考亭高弟说乌洲”,这里的“考亭”指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书院所在地,而“乌洲”则是福建省的一个地名。这句话意味着黄大受要以朱熹的弟子为榜样,前往福建游学。 接下来的诗句中,他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认为学问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同时也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倡人们要树立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准则。他还指出,我们在写作时应该避免过分使用心机,追求真实的文章,并告诫大家不要受到佛家和道家思想的误导。 最后两句,作者提出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期许,希望人们在写作时要注重内容和事实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不是过分追求华丽的辞藻。这两句表达了黄大受对于文学作品的一种严谨和认真的态度。 整首诗以求学为线索,既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和对老师的尊敬,又展示了作者自身的哲学思考和人格追求。同时,通过对文学创作的劝诫,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与匠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遣载入闽从李守约》是南宋著名诗人黄大受所作。该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期(12世纪末)。 在那个时候,黄大受正是人生的转折期。在他青年时期,他曾从军北伐,怀着一腔热血,希望能为家乡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然而随着战争的推进,他发现现实远比想象的残酷,于是开始转向文学创作。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景、生活琐事以及人生哲理等,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 在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民生疾苦。一方面,外族入侵,百姓流离失所;另一方面,朝政腐败,官员贪赃枉法。在这种背景下,黄大受深感个人力量的渺小,他开始关注百姓的疾苦,用自己的诗歌记录他们的苦难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遣载入闽从李守约》这首诗中,黄大受通过叙述自己跟随李守约前往福建的经历,表达了他在战乱时期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借这首诗传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