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岳阳张漕书堂
云低风转冷,黯黯起秋阴。
薄暮细雨过,小窗寒气侵。
关山千里梦,骨肉十年心。
病意兼归意,攒眉写万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云悠悠风渐寒,黑暗之中秋天来临。
黄昏时分细雨飘落,窗户旁感到阵阵凉意。
相隔千里的思念之梦,亲人之间的惦念之心已历十载。
病痛与思归之情交加,蹙着眉头倾诉千言万语。
去完善
释义
《宿岳阳张漕书堂》是南宋诗人黄大受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里是对该诗每句的注释:
1. 云低风转冷:此处描述天气状况。云低表示云层较低,可能会下雨;风转冷表示风逐渐变凉,暗示季节已进入秋季。
2. 黯黯起秋阴:"黯黯"形容天空阴暗的样子,"起秋阴"则进一步描绘出秋天的阴郁气氛。
3. 薄暮细雨过:薄暮时分,细雨飘过,进一步增强了秋天的凉意。
4. 小窗寒气侵:透过窗户感受到寒冷的秋风。
5. 关山千里梦:"关山"泛指远方的关隘山川;"千里梦"则表示离家千里的梦想,即思乡之情。
6. 骨肉十年心:"骨肉"在此代指家人亲人;"十年心"表示诗人离家已经很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越发浓厚。
7. 病意兼归意:诗人患病的同时又因思乡而萌生回家之意。
8. 攒眉写万金:"攒眉"意为皱眉,表达忧愁之情;"万金"为夸大修辞手法,实际上是指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出心中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宿岳阳张漕书堂》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中寄宿于岳阳张漕书堂时的所见所感的诗。诗人以细腻的文字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秋日图景,表现了游子离家千里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云低风转冷,黯黯起秋阴”,描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天气状况:乌云压顶,寒风阵阵,秋天的阴郁气氛弥漫四周。这一景象为整首诗奠定了沉郁的基调。
颔联“薄暮细雨过,小窗寒气侵”,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书堂中所感受到的寒冷气息。薄暮时分,细雨飘落,小窗内寒气侵袭,使诗人倍感孤独与凄凉。这一景象与首联的恶劣气候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沉重情感。
颈联“关山千里梦,骨肉十年心”,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诗人表达了离家千里、思乡之情难以抑制的痛苦,以及对家人离散、多年无法团聚的无奈。这两句诗将诗人的乡愁之情推向高潮,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他的痛苦与挣扎。
尾联“病意兼归意,攒眉写万金”,诗人道出了自己在病痛困扰下的无奈以及渴望回到家乡的心情。“攒眉”形容眉头紧皱,表现出诗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诗人通过笔墨传达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总的来说,《宿岳阳张漕书堂》以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旅途中孤独的处境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深刻体会诗人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宿岳阳张漕书堂》是南宋诗人黄大受所创作的。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也就是南宋时期。
在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们以屈原为精神榜样,追求儒家的高尚品质和社会担当,力图挽救国家危机,致力于诗文的创作和改革。在这个背景下,黄大受作为一名官员和诗人,游历四方,写下许多描绘山河、歌颂历史的诗篇。
这首《宿岳阳张漕书堂》则描述了诗人住在岳阳张漕书堂时的感受。诗人以洞庭湖为背景,将个人的孤寂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寄寓其中,展现了南宋士人沉郁而高远的情怀。在这首诗中,黄大受感慨国家的命运多舛,自己也身陷宦海风波之中,壮志难酬,但在艰难的环境中仍坚守着儒家的信念,期待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