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月中行 追补泰轩录事母夫人寿

标题包含
月中行 追补泰轩录事母夫人寿
广寒折得桂枝回。嫫母惜多才。九重春色锦江来。齐劝九霞杯。玉堂有客移宫羽,歌词丽、总是诗材。我惭弱水隔蓬莱。几许碧桃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广寒宫折得一枝桂树回来。丑陋的嫫母也怜惜她的多才多艺。锦江水带来了九重的春色。大家一起举杯祝酒。玉堂里的客人演奏着宫廷乐曲,华丽的歌词总离不开诗意。我惭愧于自己是弱水之隔的蓬莱仙子,无法领略多少美丽的桃花盛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广寒:指广寒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宫殿。这里借指月亮。 2.折得桂枝回:语出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楼望断是江陵,长信宫中小糠饼”。这里比喻科举中第或升迁。 3.嫫母:古代四大丑女之一,这里的嫫母指的是朱晞颜的朋友,即泰轩录事的母亲的形象。 4.九重春色锦江来:形容繁花似锦的景象。 5.齐劝九霞杯:意思是大家一起举杯庆祝。 6.玉堂:翰林院的别称。这里指诗人朋友的工作地点。 7.移宫羽:改变音律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朱晞颜的诗歌创作。 8.歌词丽、总是诗材:赞美朱晞颜的诗歌才情。 9.弱水隔蓬莱:比喻两地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10.碧桃:一种桃花的品种,这里象征美好时光。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朱晞颜的《月中行 追补泰轩录事母夫人寿》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和古诗意象,以歌颂母夫人的美丽与长寿。标题中的“追补”表示这首诗是事后追忆所作,而“泰轩录事母夫人”则是诗人的母亲。诗人以月宫中的桂树作为开篇,引出母夫人的美好品质和高尚情操。接下来,诗人通过赞美锦江春色和碧桃盛开的美景,表达了对母夫人福寿双全的美好祝愿。 在诗的第二句,诗人将母夫人比喻为惜才的嫫母。嫫母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她却以自己的智慧和贤良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这里用嫫母来形容母夫人,既体现了她的美貌,又强调了她的善良和智慧。此外,诗人还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和谐优美。 在诗的后两句,诗人提到玉堂中的宾客们都在歌唱美丽的歌词,这些歌词都是诗歌创作的素材。这里诗人以玉堂比喻朝廷,暗示母夫人地位崇高。同时,诗人也以自己和弱水相隔的蓬莱仙境进行自嘲,表示自己无法亲自为母夫人祝寿。然而,诗人坚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母夫人定会像碧桃一样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综上所述,朱晞颜的这首《月中行 追补泰轩录事母夫人寿》巧妙地将神话传说、古诗意象和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母夫人的敬仰之情和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中行 追补泰轩录事母夫人寿》是明代诗人朱晞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在这个时期,明朝政治逐渐走向腐败,宦官权势熏天,政治斗争激烈。然而,民间生活依然丰富多彩,文学、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朱晞颜是明朝的一位文人,他才华横溢,热爱诗歌创作。然而,在那个时代,文人的地位并不高,他们的作品往往不被重视。朱晞颜虽然怀才不遇,但他仍然坚持创作,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这首词中,朱晞颜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他回忆了母亲在他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以及她对子女无私的关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祝愿。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朱晞颜的才情和孝心的完美结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