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亭十绝 其四

标题包含
江亭十绝 其四
迥江亭北石阑东,荷气吹香递晚风。一夜扁舟发章赣,数声欸乃月明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江亭之北,石头栏杆的东边,飘散着荷花的香气和晚风交织在一起。夜色降临,一艘小船从章赣出发,月色明亮,伴着几声悠扬的划船声。
去完善
释义
1. "迥江亭":指江边的高亭,江亭是位于江西省南城县东北五十里的地方。 2. "北石阑东":指的是亭子的北边和东边的石头护栏。 3. "荷气吹香":荷叶的清香随风飘来。 4. "扁舟":小的船只。 5. "章赣":即章水和赣江,是江西的主要河流。 6. "欸乃":象声词,船桨划水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江亭十绝 其四》以“迥江亭北石阑东”开篇,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江景画面:在江亭的北侧、石栏的东边,江水悠悠,荷花飘香。接下来,诗人通过“荷气吹香递晚风”传达出一种清幽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晚风中,感受到夏末初秋的荷香阵阵。这种美好的景象又与“一夜扁舟发章赣”和“数声欸乃月明中”相呼应,描述了夜晚时分,一艘小船从章赣出发,在月光下传来的几声悠扬的棹歌。全诗既展现了江亭夜景的壮丽景色,也寓含着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亭十绝 其四》是南宋诗人朱晞颜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南宋末年,公元1160年至1279年之间。此时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之中,金国南侵,疆土沦丧,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朱晞颜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对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疾苦有着深切的关注。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坎坷,但他始终坚守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这个特殊时期,他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江亭十绝 其四》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末年的历史场景,通过对赵构、秦桧等历史人物的讽刺,揭示了当时朝廷的腐败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诗人通过对往事的回顾,表达了他对南宋灭亡的痛惜和对国家兴亡的思考。这首诗歌反映了南宋末年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现实的忧虑,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