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总管所藏王宰临本长江万里图
五日一石十日水,王宰能事称子美。何因写此长江图,万里风烟来眼底。闭门读书期致身,天下国家几何理。人生积力久乃知,岂但区区事华丽。九江绝险禹所经,中涵万古英灵气。丰功伟绩想馀风,霸略雄图见遗趾。逐臣去国远于天,迁客投荒半为鬼。贤愚虽异迹未陈,历历江山旧游憩。展图一过深起予,叹息画师良有意。从险入易蜀道难,积微至著牛溪始。毫端妙刮造化窟,咫尺丹青得玄髓。百年等付桶底间,瀛海蓬山曾可苇。我诗迟拙不堪传,较似诸君发蒙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天吃一块石头十天喝一滴水,看来这位王宰先生很有本事,能与杜甫相比了。为何他描绘的这幅长江图如此令人叹服?那是我眼中最美的万里江山。闭门读书并非为了荣华,更是为了天下的安宁和国家的安定。一个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了解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岂是只追求表面的浮华?大禹曾经穿越过的九江地区,藏着亿万年的英灵之气。我们仍能感受到他的伟大成就留下的痕迹。那些被流放的官员和普通人离首都越来越远,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痛苦而死去。尽管他们的命运有差距,但他们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欣赏这幅画,我会深深地感受到作者的用意。要想从困难走向容易,就如同攀登四川的山路一样艰难。只有积累细微之处才能慢慢看见明显的进步。这画笔的魅力可以到达艺术的巅峰。这幅画的价值比百年的价值更高,犹如仙境一般。我的诗歌无法与大师相提并论,只是启蒙教育罢了。
去完善
释义
1. 五日一石十日水:指绘画技巧高妙,五天才画出一块石头,十天才画完一条水面,形容创作效率慢。
2. 子美:指杜甫,这里把杜甫比作王宰。
3. 闭门读书期致身:指画家关注国家大事,想要通过艺术为国家尽一份力。
4. 丰功伟绩:禹治理洪水,平定九州,被称为“丰功伟绩”。
5. 逐臣去国:指的是离开故土的谪臣。
6. 迁客投荒:被流放的人。
7. 贤愚:有才能的人和愚昧的人。
8. 从险入易:在艰难的境地中得到平静的生活。
9. 积微至著:从细微处积累,最终达成显著的效果。
10. 牛溪:江名,即沔水,位于现今湖北省。
11. 毫端妙刮:用笔尖巧妙描绘。
12. 咫尺丹青:距离很近的画卷。
13. 得玄髓:得到画的精髓。
14. 百年等付:形容画作流传百世。
15. 瀛海蓬山:神话中的仙境。
16. 蓬山曾可苇:指从前的仙境已经变得普通了。
17. 发蒙耳:启发人的智慧。
去完善
赏析
赏析:朱晞颜的这首诗歌颂了王宰的绘画才能以及其所绘的《长江万里图》的艺术价值。诗人通过描绘江水、山峰、人物的形态及情感,巧妙地传达了画作中的丰富内涵。诗人在赞美王宰精湛画艺的同时,也寓含了对画家执着追求的赞赏和敬意。同时,诗人也以历史典故和哲理思考,表现出其独具的审美观和历史观,使得整首诗在欣赏画作之余,更带给人深邃的思想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金总管所藏王宰临本长江万里图》是南宋诗人朱晞颜所作。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正值宋室南渡时期,当时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尖锐。
在当时的背景下,诗人朱晞颜作为一个士人,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危亡有着深深的忧虑。他曾在朝为官,后因得罪权臣被贬谪至福建一带。在这段人生际遇中,朱晞颜目睹了国家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内心充满悲愤和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朱晞颜通过对画作《长江万里图》的题咏,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这首诗中,他以长江为象征,抒发了对国家山川河流的热爱和对故土难归的悲痛。同时,他也通过描绘王宰笔下的长江美景,表达了对江山壮丽的赞美和对美好河山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