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二
良机间不作,成事每相因。善处囊中颖,知非碌碌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机会不会自己出现,成就往往来自于相互关联的事物。擅长把握机会的人,通常都不是平凡之辈。
去完善
释义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二》朱晞颜的注释:
1. 良机:好的机会。
2. 作:出现。
3. 成事:成功的事情。
4. 相因:相互依赖,彼此关联。
5. 善处:善于处理。
6. 囊中颖:指有才能的人。颖,才智出众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良机”与“成事”的阐述,表达了诗人对机遇和成功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诗人认为,好的机会并非时刻都有,而成就事业往往需要一定的因缘际会。因此,在面对难得的机遇时,我们应当善于把握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要虚度时光。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勤奋和努力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才能在机遇来临时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这首诗歌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二》是宋朝诗人朱晞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大约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宋朝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迅速。然而,这一时期也是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较为尖锐的时期。诗人朱晞颜身处其中,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
在个人生活方面,朱晞颜曾担任州县官员,但后因故离职,过着闲适的隐逸生活。他性格刚直,为人热情,乐于助人,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与俞君实的交往过程中,他们共同探讨学问,交流思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是朱晞颜为送别友人俞君实而创作的组诗中的一首。在这首诗中,朱晞颜表达了对自己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使其成为了南宋时期脍炙人口的送别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