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郑有常学录之金陵

标题包含
送郑有常学录之金陵
康乐城西斗酒边,狭斜驱车逢郑虔。秋风萧骚两鬓雪,苍颜犹带东山烟。相看欲问心自语,老翁笑指行藏处。高堂素壁蚓行春,静院清风鹤翻露。年来漫浪湖海间,欲将老眼驱江山。自携破砚伴行脚,天公未厌斯人顽。金陵自昔繁华地,六朝风物今馀几。凤凰台下草连天,落日征帆满江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康乐城的西面,我一边品着美酒,一边驾着车在狭窄的道路上行走,偶然遇到了郑虔。 秋风凛冽,吹动着我的双鬓如同洒落的白雪,脸上的皱纹还带着东山的云雾气息。我们相互看着,想要了解对方的心意,于是低声细语交谈起来。老翁微笑着指向他的人生历程和足迹。那里有高高的殿堂,白色的墙壁上,四季交替的美景如画;静谧的庭院里,清爽的微风和飞舞的仙鹤如诗。 近年来,我在江湖中游荡不定,想用老练的眼睛去探索锦绣山河。我随身携带着那块破旧的画砚,伴着脚步走过千山万水,似乎上天的厚爱还没有厌倦我这个顽童。 金陵自古就是繁华之地,但六朝的风土人情如今还剩多少呢?凤凰台下,芳草无边,夕阳下的船只满载着江水驶向远方。
去完善
释义
1. 康乐城:南京的别称之一,即古时的建康城。这里可能指的是南京城或具体地区。 2. 斗酒:饮酒的量词,形容饮酒的豪量。 3. 狭斜:窄小的巷子,也指曲折的道路。 4. 郑虔:唐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这里可能是指郑有常。 5. 萧骚:风吹动的声音,这里可能指的是秋风吹拂的场景。 6. 苍颜:老迈的面容。 7. 东山烟:东山的云雾,这里可能指的是山水景色。 8. 心自语:心里默默地说。 9. 老翁:年老的男子,这里可能是作者对自己或者郑有常的称呼。 10. 高堂素壁:高大而洁白的墙壁。 11. 蚓行春:蚯蚓在春天爬行的景象,这里可能指的是春天的生机盎然。 12. 静院清风:安静的院子里吹拂的清风,这里可能指的是清静的环境。 13. 鹤翻露:白鹤在露水上翻飞的景象,这里可能指的是清晨的宁静氛围。 14. 漫浪湖海:四处漂泊流浪。 15. 行脚:走路。 16. 天公:天意,大自然。 17. 斯人:这个人,这里可能指的是郑有常。 18. 顽:固执,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的个性。 19. 金陵:南京的古称。 20. 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朝代的都城都在南京。 21. 凤凰台: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唐代南京城的一处景点。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送别友人郑有常时的所见所思。首先,“康乐城西斗酒边”点明地点和情境——在美丽的康乐城西侧,两人饮酒话别。接着,“狭斜驱车逢郑虔”描绘了与郑有常的相遇,传达出友情的深厚。“秋风萧骚两鬓雪,苍颜犹带东山烟”表达了作者对岁月的感慨:秋风萧瑟,两鬓斑白,面容带着东山的雾气。而后两句“相看欲问心自语,老翁笑指行藏处”则表现出朋友间的深深关怀,相互打趣中透露出真挚的感情。 接下来的“高堂素壁蚓行春,静院清风鹤翻露”进一步描绘了景色,通过对环境细节的刻画,展现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紧接着“年来漫浪湖海间,欲将老眼驱江山”表明作者向往畅游河山的心愿,表达了他渴望释放自由的情感。 之后,“自携破砚伴行脚,天公未厌斯人顽”传递出诗人不羁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而在结尾部分,“金陵自昔繁华地,六朝风物今馀几”则对金陵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进行了赞美,并叹息曾经的风华如今已不复存在。最后两句“凤凰台下草连天,落日征帆满江水”以凤凰台及江边的景致作为背景,暗示别离时刻的到来,强化了诗中的离愁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郑有常学录之金陵》是宋代诗人朱晞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50年左右,当时朱晞颜正担任南宋朝廷的官员。 在南宋时期,金国势力日益强大,对中原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南宋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国防,其中就包括选拔贤能之士充实地方行政机构。郑有常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才,被任命为金陵地区的学录,负责教育和培养当地的士子。 朱晞颜在送郑有常赴任时,写下了这首《送郑有常学录之金陵》。诗中表达了对郑有常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朱晞颜在面对民族危机时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