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秋不见月

标题包含
中秋不见月
今年端正月,不见白⽟盘。封姨约丰隆,苦意相作难。似疑妒孀娥,婵娟满人间。凝尘掩明镜,舞影停双鸾。林间金背蟆,纳景泥蹒跚。何如草根萤,熠熠明夜阑。绝怜风枝鹊,飞绕何时安。嗟余老无术,戏挟清光寒。会须期隔岁,飞步凌天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今年的正月里,看不见白玉盘。风和雨商量着,也颇为难。好像在嫉妒孤独的女子,光芒洒满大地。尘土遮住了明亮的镜子,翩翩起舞的仙子也被拦下。树林里的金龟子,享受阳光的小心翼翼。哪有不如草叶上的萤火虫,在夜晚熠熠生辉。最可怜的是那树枝上的喜鹊,飞来飞去总是不安稳。叹我老了没有本事,只能拿着寒凉的月光开玩笑。是时候等到明年,上天坛疾步飞行。
去完善
释义
《中秋不见月》注释: 1. 白玉盘:这里比喻月亮。白玉盘是古人对月亮的一种诗意表达。 2. 封姨:即风神。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风神名叫封姨。 3.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云神或雷神。这里与封姨相对,表示雨神。 4. 苦意:辛苦地努力。 5. 婵娟:美好、秀美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人间的月光。 6. 凝尘:尘土聚集在一起。 7. 明镜:指镜子。这里的意思是镜子被尘土覆盖,无法照出人影。 8. 舞影停双鸾:指舞鸾停止了舞蹈,也暗含了节日氛围的消退。 9. 金背蟆:一种昆虫名,这里用来形容虫子在月光下闪现。 10. 纳景:欣赏景色。这里指金背蟆躲在草丛中欣赏月光。 11. 泥蹒跚:形容虫子爬行的样子。 12. 草根萤:指草根上的萤火虫。 13. 熠熠:闪闪发光的样子。 14. 风枝鹊:指的是在风中飞翔的喜鹊。 15. 戏挟:游戏般地携带。这里表示诗人自己借月光抒发情感。 16. 凌天坛:登上天坛。这里表示希望明年中秋能够看到明亮的月光。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中秋不见月》,表达了作者对中秋时未能看到月亮的失望之情。首联点出今年的中秋节并无明月照耀,一个“难”字传达了诗人心中对于未能赏月的不悦之感。颔联则讽刺了自然界中阴暗的一面阻止了人们欣赏美景,而地上的人们却能享受到明亮的月光,形成鲜明对比。颈联和尾联则以其他事物来描绘中秋景色,虽然不够完美,但也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慰藉。最后诗人寄望于明年中秋能够见到明月,实现赏月的愿望。整体来看,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中秋不见月的遗憾以及对未来能赏月的期待,展现了其深厚的诗词功底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不见月》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朱晞颜之手。朱晞颜生活在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这是一段社会动荡、政治斗争激烈的历史时期。此诗创作于1224年,正值南宋末期,金国逐渐崛起并南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 在此背景下,朱晞颜在中秋节时却未见明月,因此他借诗抒发对家国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亲友的思念之情。此时,朱晞颜的人生际遇也不如意,他在仕途上一直不得志,屡次受挫。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国家安危,渴望为国家尽一份力量。这种忧虑和家国情怀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