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九首 其三
青青陵上陌,采采畹中兰。结根在涧谷,清芬被人间。维彼岩廊姿,贞坚世所难。君子每自器,圣贤岂其患。所以怀璞者,抱月号空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陵墓小路上,茂盛的兰花采集正忙。
它的根部深深埋在溪谷之中,清新的芬芳传遍四方。
那岩石般的傲人姿态,世人皆知它坚贞不屈的品质。
君子们总是自持其身,而圣贤又怎会感到困扰?
因此那些深藏不露的人,就像抱着明月,号称为“空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青:色彩鲜明的样子。
2. 陵上陌:指田野间的小路。陵,丘陵;陌,田间小路。
3. 采采:择取。
4. 畹: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一畹约为二十亩。
5. 结根:扎根生长。
6. 涧谷:山间小溪的谷底。
7. 清芬:清香之气。
8. 被:覆盖。
9. 维彼:那边的。
10. 岩廊姿:形容岩石般高峻的姿态。
11. 贞坚:坚贞不屈的品质。
12. 自器:自我修养,提高品德。
13. 圣贤:品德高尚、智慧出众的人。
14. 怀璞:比喻胸怀抱负而未被赏识的人才。
15. 抱月:表示心怀光明。
16. 空山:空旷的山林,比喻远离尘嚣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高尚品质的诗。诗的前两句"青青陵上陌,采采畹中兰",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为全诗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意境。诗人以青青的田间小路和盛开的兰花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质的赞美。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品质:生长在涧谷之中,散发出清香之气。这里,诗人用"结根在涧谷,清芬被人间"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贞坚品质的赞美。紧接着,诗人以"维彼岩廊姿,贞坚世所难"这两句诗句,形象地展现了这种品质的高尚与稀有。接下来,诗人以"君子每自器,圣贤岂其患"告诉我们,正直的人总把自己的品德看作是珍贵的财富,而贤人则从不担心自己的品德被人误解。最后,诗人以"所以怀璞者,抱月号空山"收尾,寓意那些拥有高尚品质的人,他们就像在山中抱着明月,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自己品质的纯洁和清白。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美好景色的描绘和兰花品质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对于高尚品质的敬仰与追求,同时也呼吁人们要坚守自己的品质,不随波逐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古十九首 其三》是南宋末年诗人朱晞颜创作的一首抒怀诗。这首古诗的素材来源于东汉张衡的《四愁诗》。诗人以古代名士自比,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失意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充满战乱、动荡的时期。当时蒙古大军南侵,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朱晞颜生活在这个时期,目睹了国家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懑。
在人生际遇方面,朱晞颜曾担任过南宋的地方官员,他对国家和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随着蒙古大军的侵略,他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末年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蒙古大军的侵略使得国家局势更加紧张,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晞颜作为一名文人,虽然无力改变现实,但他仍然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