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庭芳 其三 和赵仲敬咏雪

标题包含
满庭芳 其三 和赵仲敬咏雪
榾㭾炉寒,梅花帐矮,篝灯愁坐更残。欲眠还起,身已怯吴蚕。夜静珊珊入竹,依稀听、石上清湲。遥知道,东皇赋瑞,和气满长安。明廷多俊彦,清班振鹭,健笔翔鸾。笑儿女才卑,空占唫坛。奇绝邹枚赋咏,玉蜍冷、宫袖呵寒。君知否,玉堂清近,终不似人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阴暗的小屋外是寒冷的枯枝,低矮的床铺上覆盖着梅花的图案,我在摇曳的油灯下愁苦地坐着直至深夜。想要入睡却无法平静,身体已经适应了江南水乡的寒冷。寂静的夜晚里,轻柔的脚步声渐渐靠近竹林,依稀能听到水声从石头上滑落。可以想象的是,春神正孕育吉祥,和煦的气息充盈在古都之中。朝堂上有许多才子佳人,他们才华横溢,谈笑风生。相比之下,自己的才学真是微不足道,只适合在诗坛消磨时光。他们的作品美妙绝伦,好似冬天里的白玉蟾蜍,冷峻而又高贵。你知道吗?即便身处那尊贵的殿堂深处,最终也不会体验到人间的烟火气。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以清幽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雪景。词人通过讲述在寒冷冬夜中独坐的场景,为读者营造了一个静谧的氛围。"榾㭾炉寒,梅花帐矮,篝灯愁坐更残",一开始就传达出寒冷的气氛,令人感受到冬日的严寒。接着“欲眠还起,身已怯吴蚕”描述了自己对于温暖的渴望和身处寒冷环境中的无助。 随着夜渐深,夜深人静之时,作者开始关注周围的环境,通过“夜静珊珊入竹,依稀听、石上清湲。”两句展现出夜色中雪花缓缓飘落的景象,使得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宁静与祥和。而后,词人以"遥知道,东皇赋瑞,和气满长安。"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下片则转向了对文人士大夫的评价和对社会的讽刺。"明廷多俊彦,清班振鹭,健笔翔鸾"赞美了朝中的贤达之士,他们的才华如同白鹭高飞,鸾鸟翱翔,但同时也反讽了那些庸碌无能之辈,认为他们的吟诗作赋无法与真正的大师相比。 "笑儿女才卑,空占唫坛"一句是对这种平庸之辈的嘲笑,他们虽有地位,但却缺乏真才实学。"奇绝邹枚赋咏,玉蜍冷、宫袖呵寒"则揭示了统治者的奢侈生活和他们对于百姓的冷漠无情。 最后,词人以"君知否,玉堂清近,终不似人间。"结束全篇,感叹皇宫的荣华富贵虽然近在咫尺,但是却与平民百姓的生活相距甚远,表达了词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极富个人风格和深度的诗词作品,通过对江南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才情和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满庭芳 其三 和赵仲敬咏雪》是南宋诗人朱晞颜所创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后期,即宋光宗时期(约1183-1194年)。 在这段时间里,宋朝的皇权争夺战和内外忧患持续不断。由于北方金国的压迫,南宋朝廷不得不求和,导致国家内部矛盾加深。与此同时,南宋经济相对繁荣,科技和文化领域有许多成就。然而,皇室内部的争斗以及武将势力的崛起,使得朝政日益腐败。在文学方面,辛弃疾、陆游等著名文人积极呼吁抗金复国,他们的诗歌和散文充满了爱国激情。 在这首《满庭芳 其三 和赵仲敬咏雪》中,朱晞颜以雪为主题,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他通过对雪景的描绘,传达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忧虑和期待,期盼国家能够迎来一个和平繁荣的未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