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十绝 其一
春江流水曲尘波,亭上羁人奈若何。底事同来不同去,又添新雨入漳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江面的水流蜿蜒曲折,小亭子里的游客该如何面对呢?为什么我们一起来到这里却分别离开?又要面临新的雨天在漳河边度过了。
去完善
释义
1. 江亭:泛指江边的亭子。
2. 十绝:表示作品为十首一组。
3. 朱晞颜:作者的名字,明朝时期的一位诗人。
4. 春江:春天的江水。
5. 流水:流动的水。
6. 曲尘波:弯曲的河道水面。
7. 亭上羁人:亭子里的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8. 奈若何:奈何,如何,表达无奈的情绪。
9. 底事:为什么。
10. 同来:一起来到这里。
11. 不同去:不能一起去离开。
12. 新雨:刚下过的雨。
13. 漳河:漳江的支流,位于中国福建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江美景的复杂心情。首先,诗人在第一句中通过“春江流水曲尘波”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江水流动之美,但同时也带出了“曲尘波”这一景象,意味着江水的流动并非一帆风顺,正如人生中的波折。紧接着,第二句“亭上羁人奈若何”则表达了诗人在亭上的无奈之情,似乎在说:我在这里,又能怎么样呢?
到了第三句,诗人抛出了一个疑问:为何我们一起来到这里,却选择不同的离去方式呢?这里所提到的“同来不同去”可能象征着人生的分岔路,每个人都将面临自己的选择和道路。最后,诗人又以“又添新雨入漳河”来表达自然界的变动——春雨的到来,使得漳河水量增加,这也预示着人生旅途中的变化无常。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抒发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晞颜的《江亭十绝 其一》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确考。朱晞颜(生卒年不详)是南宋著名文人,字景瞻,号勉斋。他在文学、史学和政治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曾任太常博士等职。
在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耻”,北宋灭亡,金兵南下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北宋皇室仓皇南渡,建立南宋政权。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内外交困,战乱不断,民生疾苦严重。
在这一特殊时期,朱晞颜作为南宋文人士大夫的一员,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危机和个人命运的巨大压力。他通过游历山水、寄情诗酒的方式,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江亭十绝 其一》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