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亭十绝 其十

标题包含
江亭十绝 其十
百折奔腾万马驰,区区欲把此江迥。阑边鸥鸟忘机久,飞过涛头去又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曲折蜿蜒的江河犹如千军万马般奔腾不息,这条大江横无际涯。在河岸边的鸥鸟自由自在地生活已久,它们时而掠过波涛汹涌的水面,时而又飞到河岸边。
去完善
释义
1. 百折奔腾:形容江水波涛汹涌的情景。 2. 万马驰:比喻江水奔腾不息的景象,如同万马奔腾一般。 3. 区区:在这里表示一个人或者一种力量对于困难或目标的渺小与无力。 4. 江迥:指的是江水的宽广无边。 5. 阑边:指江边或河边。 6. 鸥鸟:海鸥的一种,喜欢在江河海洋附近生活。 7. 忘机:忘记世俗纷扰,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8. 涛头:巨浪翻滚的地方,这里形容江水汹涌澎湃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江水滔滔的壮丽景象为背景,展示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自然和谐的主题。首先诗人用“百折奔腾万马驰”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滚滚东流,如同千军万马奔腾的气势。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要征服江河、探索未知的强烈愿望,显示出他对自然的挑战精神。紧接着的“阑边鸥鸟忘机久”则描述了一群鸥鸟在水边自由飞翔的场景,象征着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最后一句“飞过涛头去又来”是画面的高潮,生动刻画了鸥鸟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翱翔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亭十绝·其十》是南宋诗人朱晞颜创作的组诗作品。这首诗描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悠游自得的心情。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亭周围的景致,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晚期,也就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经济文化相对繁荣,但是政权不稳,社会矛盾尖锐。诗人朱晞颜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关注,但同时也渴望能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 在人生的际遇方面,朱晞颜早年曾经担任过一些地方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他在乡间过着悠闲的生活,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诗文,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首诗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