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倦怀无据,凭危栏极目,寒江斜注。吴楚风烟遥入望,独识登临真趣。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兴来携手,与君更上高处。隐约一水中分,金鳌戴甲,力与蛟龙拒。拟访临皋清夜鹤,谁解坡仙神遇。断壁悬秋,惊涛溯月,总是无声句。胜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心灵疲惫无所寄托,我独自依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放眼远望,那寒冷的江水正缓缓流淌。远方的风景犹如一幅画,我独享着这个时刻的美好。夕阳西下,帆船张起风帆,秋风萧瑟,寺庙的钟声回荡,我靠在楼东的柱子旁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兴致来时,我愿与你一起登高望远。在水中央,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力量阻挡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让我们想起了当年东坡居士月下独行、遇见神鹤的故事。如今已是秋天,斑驳的墙壁和那滔滔的江水都诉说着那些无法言喻的岁月。美好的旅行就像清扫落叶一样短暂,而那条大江依旧默默地向东方流去。
去完善
释义
1. 倦怀:疲倦的心情。
2. 无据:没有根据。这里指心情无所依靠。
3. 危栏:高楼的栏杆。
4. 斜注:水流斜向注入。
5. 吴楚:古代的两个国家,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6. 风烟:风景烟雾。
7. 独识登临真趣:只有我领略到了登高游览的真正乐趣。
8. 晚日:夕阳。
9. 帆樯:船帆和高高的桅杆。
10. 秋风钟梵:秋天的风声和钟声。
11. 倚遍楼东柱:倚靠着楼东的柱子。
12. 金鳌戴甲:传说中的神龟金鳌,头上有甲。
13. 力与蛟龙拒:力气之大可以与蛟龙抗衡。
14. 拟访:计划探访。
15. 临皋:苏轼的朋友临皋上人居住的亭子。
16. 清夜鹤:夜晚的鹤鸣声。
17. 坡仙:对苏轼的尊称。
18. 神遇:神秘的体验。
19. 断壁悬秋:断壁残垣映衬着秋天的景色。
20. 惊涛溯月:汹涌的波涛映照着月亮。
21. 无声句:无言的诗句。
22. 胜游:愉快的游玩。
23. 如扫:如同扫过一样短暂。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是宋代词人朱晞颜的一首描绘登览怀古的词作。该词表达了词人登高望远,感悟历史沧桑的浓厚情感。以秋水江波为背景,尽情展现了景物的雄壮之美,并融合了自己面对现实的反思。全词由辽阔的景象及深沉的思考组成,构思巧妙,寓意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南宋著名词人朱晞颜的代表作。这首词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这个时期,南宋政治腐化,外患不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朱晞颜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好学,年轻时即以才学出众而闻名。然而,他一生并未获得重用,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皆未能金榜题名。在庆元年间,朱晞颜过着清贫的士人生活,有时甚至靠卖字画为生。这种艰难的生活境遇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在这个时代,南宋朝廷对内政策保守,对外妥协退让,导致国家局势日益恶化。金国对南宋的侵略日益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晞颜作为一名爱国文人,对国家现状深感忧虑。他在《念奴娇》中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