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首夏会饮奉酬晴山晴川二先生见惠之什

标题包含
首夏会饮奉酬晴山晴川二先生见惠之什
积阴连闰过芳春,气转清和物候新。信美江山非我土,绝怜天地老斯人。曲中有误周郎顾,琴上无弦陶令真。自愧不才床下拜,底知孰主孰为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漫长的冬天和润月的春天,天气逐渐变得清新而万物复苏。美丽的江河山色并非我熟悉的土地,却极其喜欢这其中的岁月痕迹。即使弹奏中出现错误也会引来周公瑾的关注,正如陶渊明的琴声没有弦却能给人带来真实的感受。深感惭愧自己的才能不如他人,不知道究竟谁是主人谁才是宾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首夏:初夏之时。 2. 奉酬:答谢之意。 3. 晴山晴川:两位先生的名字合成。 4. 闰:农历一年中增加的一个月。 5. 信美:确实美丽。 6. 非我土:并非我的故乡。 7. 绝怜:非常怜爱。 8. 周郎顾:出自《晋书·周处传》,指周瑜闻鸡起舞的故事。 9. 琴上无弦陶令真: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所描述的弹琴之境。 10. 床下拜:形容恭敬之至。 11. 底知:知道什么。 12. 孰主孰为宾:指谁是主人,谁是宾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首夏会饮奉酬晴山晴川二先生见惠之什”,首先解释一下,“首夏”是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会饮”是诗人与友人聚会饮酒的意思;“奉酬”表示这首诗是对前人之诗的回应或答谢;“晴山晴川二先生”是指两位名叫晴山、晴川的朋友;“见惠”则是有赠予或恩惠之意;“之什”在古文中常用于指代诗篇。 接下来进行诗词赏析: “积阴连闰过芳春”,描述的是连续下雨的季节已过去,来到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诗人以“积阴”来形容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同时用“连闰”来强调时间的流逝。通过这个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对于诗人来说是一件喜悦的事。 “气转清和物候新”,进一步表现春天的气息,万物生长、更新。“气转清和”描绘出天气逐渐回暖、清新的景象,而“物候新”则强调了季节变换所带来的生命活力。 “信美江山非我土,绝怜天地老斯人。”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表达出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感慨。“信美江山非我土”是说尽管眼前的风景美不胜收,但这毕竟不是诗人自己的故乡;“绝怜天地老斯人”则是诗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经老去。这种矛盾的情感巧妙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曲中有误周郎顾,琴上无弦陶令真。”这是诗人借用历史人物的故事,传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曲中有误周郎顾”引用了周瑜的故事,表示即使有错误,但朋友的关爱和支持依然会让人觉得温暖;“琴上无弦陶令真”则借陶渊明的故事表明,真正的友谊是不需要物质利益来维系的。 “自愧不才床下拜,底知孰主孰为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谦逊态度和对友情的真诚态度。诗人说自己能力有限,但仍愿意虚心向朋友请教;同时也暗示了在这场聚会中,没有谁是主人,谁是宾客之分,大家都是以平等、真诚的态度相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以及细腻的笔触,使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首夏会饮奉酬晴山晴川二先生见惠之什》是明朝诗人朱晞颜所创作的。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中期,当时文人墨客热爱饮酒赋诗,结交朋友。而朱晞颜作为一介书生,才华横溢,擅以诗表达对友人之情谊以及对国家时事的关注。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间段里,朱晞颜虽然生活安逸,但也心系国家。明朝中叶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外患严重。然而,作为读书人的朱晞颜始终抱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以自己的方式关心时局,并在诗文中表达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望。 在时代背景下,明朝已经经历了开国之初的安定时期,步入中叶之后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内外问题。尤其在文学方面,虽然朱元璋等统治者提倡复古文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文人士大夫也开始寻求新的文学形式和思想表达,以抒发内心的抱负和对现实的不满。在这样的环境中,朱晞颜通过他的诗篇,展现了士人阶层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