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觉衰呈汪桐阳教授四首 其四

标题包含
觉衰呈汪桐阳教授四首 其四
小少慕崔李,结交俱欲仙。任达日纵饮,醉袒冠裳偏。相嗔问斗石,鲸吸供百川。谁知鸬鹚杓,近断山翁缘。千钟愧昔守,百榼惭前贤。诗豪逊醉白,草圣讹张颠。深杯辞百罚,一引先颓然。平生持螯手,坐觉成拘挛。傍无骂坐客,恶语相嘲喧。又无执法吏,秉笔当樽前。得非肠胃间,有物今飞蜒。座中发深省,年已居人先。自怜腰膂弱,不复浮酒船。为问荷锸人,醒醉谁能全。臣今亦知趣,差胜馋流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年轻人都羡慕崔护和李白的潇洒,与这样的朋友相交仿佛置身仙境。他们每天都随性饮酒,即使喝得东倒西歪也无所畏惧。看着那些因为怕出丑而不敢询问酒量的同伴们,就如同鸬鹚吹水泡一样,难免有些美中不足。昔日只能喝一小盅的我如今也能喝上一百杯,这让我开始自愧不如前辈。我试着用豪迈的诗句来形容这个场景,但感觉自己无法超越李白。一杯接一杯地喝着,我已经感到头晕目眩,以前我能熟练地品尝螃蟹,但现在我的双手已经无法自如地操作了。身边没有能劝酒的朋友,也没有监酒的官员,仿佛只有我知道自己此刻的感受。我想,是不是我的肠胃里有什么东西在阻碍我喝酒?朋友们纷纷议论,而我却在这个年纪早早放弃了喝酒。我想问问那些挖土的人,有没有人能完全掌握清醒和醉酒的状态呢?我现在也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不过还是比那些只会流口水的人强多了。
去完善
释义
1. 小少:年少的时候 2. 崔李:唐代诗人崔颢、李白 3. 日纵饮:每天都在饮酒作乐 4. 醉袒:醉酒时解开衣襟,露出身体 5. 斗石:古代容量单位,一斗等于十升,一石等于一百斗 6. 鲸吸:形容喝酒如鲸吸水般迅速 7. 鸬鹚杓:鸬鹚是一种善于捕鱼的鸟,此处用来比喻善饮的人 8. 山翁:指晋代山简,喜欢饮酒 9. 千钟:极言饮酒之多 10. 百榼:指一百个酒器 11. 醉白:唐代诗人白居易,擅长饮酒赋诗 12. 张颠:唐代书法家张旭,以草书著名,因醉酒而书法更加潇洒 13. 百罚:指罚酒多次 14. 一引:指喝一次酒 15. 螯手:指善于吃螃蟹的人 16. 拘挛:手脚麻木不能自由活动 17. 骂坐客:指在酒席上无理取闹的人 18. 执法吏:指在酒席上维持秩序的人 19. 飞蜒:昆虫名,古人认为其可使肠胃不适 20. 荷锸人:指农民,此处指自己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过多的饮酒 21. 醒醉:指清醒与醉酒的状态 22. 臣:作者自称 23. 知趣: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24. 馋流涎:形容极度渴望饮酒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朱晞颜对于自己年少轻狂的反思和对衰老将至的无奈。开头两句“小少慕崔李,结交俱欲仙”表达了年轻时候对放纵饮酒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年轻时沉溺于酒色的场景,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强调了自己当时的放纵和无节制。 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诗人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衰退和精神的疲惫。“谁知鸬鹚杓,近断山翁缘。千钟愧昔守,百榼惭前贤。”这几句表明诗人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沉迷于美酒之中,而是感到身体难以承受过量的酒精摄入。同时他也在反思过去的行为,表示对自己过去的放任不羁感到愧疚。 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放纵生活的无奈和歉意。"诗豪逊醉白,草圣讹张颠。"意味着现在的诗人已经没有当初的那种才情和豪情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的反思和忏悔。 最后,诗人通过对酒的拒绝,表达了对过去的醒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得非肠胃间,有物今飞蜒。座中发深省,年已居人先。”这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变化,需要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生活节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觉衰呈汪桐阳教授四首 其四》是南宋诗人朱晞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中期(公元1140年至1200年)。 在这个时期,朱晞颜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厌倦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在这期间,他与当地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共同探讨文学、哲学等问题。朱晞颜在诗歌创作上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在南宋中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然而,随着金兵的不断侵扰,南宋民众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朱晞颜以诗文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他的这首《觉衰呈汪桐阳教授四首 其四》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