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周可竹

标题包含
赠周可竹
凋丧兵戈后,清淳簿领前。老将琴作伴,闲与酒为年。俗眼多嗔白,君心独守玄。惟应松下客,相见故依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战后恢复宁静,淳朴的民生事务之前。老兵以琴为伴,闲暇时举杯欢度岁月。世俗眼光常常误解素雅之白,而您之心坚守着深邃之道。或许只有在松树下的人,才能理解彼此的深厚情谊。
去完善
释义
1. 凋丧:指遭遇战乱和死亡。此处指“靖康之耻”后中原的凋零景象。 2. 兵戈:战争或武力的意思。这里特指宋金之战。 3. 清淳:清静纯朴之意。这里是赞美周可竹生活淡泊宁静的品质。 4. 簿领:泛指公文案卷。这里是说他治理有方,事务井然。 5. 老将琴作伴:借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境,以此表达对战乱的忧虑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6. 闲与酒为年:借指苏轼式的超然物外,忘怀世俗的高尚情操。 7. 俗眼多嗔白:指的是世人对白发的偏见,认为满头白发是衰老的象征。这里作者在讽刺世人对待老年人的态度。 8. 君心独守玄:玄即天,指道家所尊崇的自然法则。这里是说周可竹始终保持一颗正直坚守的内心。 9. 惟应松下客:松树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作者认为只有具有松树品质的贤士才能和周可竹交相辉映。 10. 相见故依然:意味着二人友情始终如一,毫无改变。
去完善
赏析
《赠周可竹》这首诗是朱晞颜赠与好友周可竹的一首赞美诗。首联“凋丧兵戈后,清淳簿领前”,描述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战争的破坏,又迎来政治的清明。颔联“老将琴作伴,闲与酒为年”,表现了诗人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以琴为伴,以酒为友,享受宁静的生活。颈联“俗眼多嗔白,君心独守玄”,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看法和坚守信念的决心,尽管世人对白发长者多有偏见,但诗人坚信自己的信仰,始终如一。尾联“惟应松下客,相见故依然”,意味着诗人与周可竹之间的深厚友谊,即便世事变迁,他们的友情依然如故。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乱世中安宁、悠哉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晞颜的《赠周可竹》创作于明朝时期,时间是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这个时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刚刚巩固政权,国家开始步入稳定发展期。然而,尽管外部环境相对和平,但在明朝内部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政治腐败、宦官权力争夺等。 朱晞颜是明朝的一位文人,他在这个时期人生际遇颇有些波折。他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面对种种不公与打压,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气节。他的朋友周可竹与他志同道合,共同在面对时代的艰难困苦时彼此鼓励支持。这首诗就是朱晞颜送给周可竹的,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信念的坚持。 在明朝洪武年间,知识分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压,他们面临着严苛的科举制度和来自朝廷的压力。尽管如此,他们依然保持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朱晞颜和周可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相识相知,成为了一生的朋友。这首诗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定意志和深厚的友谊。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