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八

标题包含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八
英英露下兰,香与凡薰别。埋没萧艾中,佩冷无人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露水的滋润下,兰花显得格外清新,它的香气与普通的花香有所不同。然而,这朵兰花却被埋藏在杂草丛生的环境中,没有人去摘取它、欣赏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英英:即指兰花绽放时的美丽花朵。 2. 露下:意指秋天时节的露水降落。 3. 香与凡薰别:这里的"香"是指兰花的香味,而"凡薰"是相对于"香"来说的,可以理解为其他一般的香气或熏香。"别"在这里是区别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兰花的香味与其他普通熏香有明显的区别。 4. 埋没:意思是隐没,这里用来描述兰花的生长环境,形象地表现出兰花虽然隐藏在草丛之中,但其品质和特性仍然可以被人们发现。 5. 萧艾:两种草本植物的名字,在这里被用来比喻平凡、普通的草木。 6. 佩冷无人结:这里的"佩"指的是佩戴的香囊或者花环等装饰物。"冷"是指因为长时间没有使用或触摸而变得不新鲜。"结"是打结的意思,这里指编织、制作香囊的过程。整句话的意思是,由于长期没有人来欣赏和佩戴,兰花的装饰品都变得陈旧和不新鲜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兰花的美丽和高洁。诗人以“英英露下兰”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兰花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娇艳的景象。接着,通过“香与凡薰别”的对比,强调兰花的香气与众不同,超凡脱俗。而后两句“埋没萧艾中,佩冷无人结”则表达了兰花虽处于困境之中,却仍能保持高洁的品质,不为世人所知,也不为世人所理解的孤寂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自己品德的坚守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南宋末年,朱晞颜创作了这首《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八》。当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战争频发,社会矛盾激化,文人墨客多寄情于山水之间,抒发爱国情怀和忧虑民生的心情。 朱晞颜生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他亦不能摆脱时代的烙印。他的诗作一方面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民众疾苦的关注。 在送别的场景下,诗人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来表达对友情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好,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那个时代文人墨客们面对家国之痛时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