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况 其二
老去身慵忆壮游,尊前无计破牢愁。青衫不掩功名泪,白发难藏富贵羞。风雨可堪鸡废职,稻粱那计雁为谋。因思自鬻于秦者,何事当年乐饭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华已老,身心疲惫,回忆曾经的英勇游历。然而现在没有方法打破内心的痛苦。身着青衫也无法掩饰我功名未立的眼泪,白发亦无法掩盖我对富贵的羞愧。风雨中,鸡都可以放弃职责,而我却要在风雨中挣扎谋生。我想起了那些当年为了生活而卖身为奴的人们,他们究竟在快乐些什么呢?
去完善
释义
《书况 其二》注释如下:
1. 朱晞颜:南宋文人,浙江金华人。
2. 老去身慵忆壮游:老去,指年纪渐大;身慵,形容身体疲惫;壮游,指年轻时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
3. 尊前无计破牢愁:尊,同“樽”,指酒杯;牢愁,深深的忧愁。
4. 青衫不掩功名泪:青衫,古代读书人所穿的青色衣服;功名泪,指因未能实现建功立业理想而流的眼泪。
5. 白发难藏富贵羞:白发,指老年人;富贵羞,指因追求荣华富贵而感到羞愧。
6. 风雨可堪鸡废职:可堪,意为怎能忍受;鸡废职,比喻战乱时官员弃职逃跑。
7. 稻粱那计雁为谋:稻粱,代指生计;雁,这里指鸿雁传书,传递消息;谋,计划、打算。
8. 因思自鬻于秦者:因思,因此想到;自鬻,自己卖掉自己;于秦者,指战国时吕不韦为了富贵卖身秦国之事。
9. 何事当年乐饭牛:何事,为何;当年,指过去的日子;乐饭牛,指乐于耕田务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朱晞颜的个人经历和感受为主线,通过描绘其晚年生活的忧郁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首联“老去身慵忆壮游,尊前无计破牢愁”反映了诗人在年老力衰之际,无法摆脱心中的苦闷。次联“青衫不掩功名泪,白发难藏富贵羞”则表现出诗人虽然年华逝去,但仍无法忘怀年轻时的功名利禄之心,这种矛盾心理使其羞愧难当。颈联“风雨可堪鸡废职,稻粱那计雁为谋”描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难困苦,以及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求助于他人的无奈。尾联“因思自鬻于秦者,何事当年乐饭牛”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早年志向的反思,如今却只能依靠卖身为生,使得他倍感辛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况 其二》是南宋文人朱晞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书房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
在这个时期,朱晞颜的生活经历了很多波折。他曾担任地方官员,但因为直言敢谏,多次受到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为人民谋福祉。他还曾担任过宫廷文学侍从,负责为皇帝提供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建议。虽然地位尊贵,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渴望更深入地研究学问,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在这个时代,南宋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们试图通过教育和学术研究来振兴国家,但他们的努力往往被忽视或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晞颜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呼吁人们关注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