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柯子 龙门汲雪

标题包含
南柯子 龙门汲雪
远脉通蛟穴,清泠泻翠苔。砖炉相对竹房开。容我笼头纱帽、白云堆。碧涩中𤃩雪,金沙二月雷。缶罂千里走黄埃。嗟尔苍生亿万、堕颠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遥远的山脉延伸至龙宫洞穴,清澈的水流流淌在青苔之上。古朴的房屋里,墙壁上刻画着诗词歌赋,窗棂相对而开。 请允许我在这样幽雅的环境中享受悠闲的生活,和那些隐世的高人一样,沉浸在蓝天白云之中。 碧绿的竹林中传来霹雳般的声音,就像二月春雷滚滚而过。金黄的沙粒堆积如山,形成一座座崇山峻岭。但远处却有无尽的坎坷,无数的百姓在其中跌倒。
去完善
释义
1. 南柯子:词牌名,又名“南歌子”。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始于唐教坊曲。 2. 龙门:古代山名,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 3. 汲雪:从井中打水。此处指在龙门山上取水。 4. 远脉:山脉的远处延伸。 5. 通蛟穴:连通着龙潭。 6. 清泠:清澈的水声或水流。 7. 泻翠苔:流向翠绿的地衣。 8. 砖炉:用砖砌成的炉灶。 9. 竹房:竹子搭建的房屋。 10. 相对:对面。 11. 开:开放。 12. 容我:让我。 13. 笼头:围巾。 14. 纱帽:古代的帽子。 15. 白云堆:白云汇聚的地方。 16. 碧涩:青绿色。 17. 中𤃩雪:雪中的黄绿相间。 18. 金沙:金色的沙滩。 19. 二月雷:春天的雷雨。 20. 缶罂:陶罐。 21. 千里走黄埃:形容路途遥远尘土飞扬。 22. 嗟尔:感叹词,意为唉,你们。 23. 苍生:百姓。 24. 亿万:数量庞大。 25. 堕颠崖:跌入高山陡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南柯子·龙门汲雪”,描绘了一幅白雪皑皑的冬日景象。首先,作者通过描述龙门的自然环境来展现其雄伟壮观,并以远脉和清泠之水暗喻龙门地势之高峻险要。接下来,他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砖炉等细节,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宁静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一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后半阙则将目光转向更广的社会现象。作者以碧涩中的积雪、金沙上的雷声等意象来寓意各种艰难险阻,以此警示人们要警惕生活中的陷阱与危机。同时,他还通过对远方的黄埃尘土、苍生百姓的担忧,表达了对广大民众的关心和责任意识。 整首词在景象描写和个人情感之间实现了完美融合,既展现了龙门自然风光的壮丽,又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他以充满人文关怀的角度观察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位有责任感的教育者对于社会民生的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柯子·龙门汲雪》是南宋词人朱晞颜所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7年前后,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在这期间,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尽管内部政治斗争激烈,但整体上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词人朱晞颜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文人,对儒家经典、历史文献都有深入研究。他的诗词作品以清丽婉约见长,深受当时及后世读者的喜爱。然而,他的人生并不顺利,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能取得成功。这使得他在作品中流露出一种无奈和伤感的情绪。 《南柯子·龙门汲雪》正是这样一首具有浓厚忧伤色彩的作品。在词中,朱晞颜描绘了龙门山上的冰雪景象,表达了其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他还通过对比龙门山的美景和自己困顿的现实处境,表达出对世事难料的深深哀愁。这首词充分体现了朱晞颜的文学才华和人生的曲折经历,使其成为南宋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