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试笔呈元播府推时举经历 其二
东风一夜泮冰澌,晓日移春上故枝。朱户泥金题翠墨,玉盘纤手弄青丝。老将岁月销衰鬓,闲与江山觅好诗。剩办春晴供胜集,从今挑菜不须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一夜间消融冰雪,清晨的阳光把春意带到旧的枝头。红色的门窗上题着金色的诗句,玉盘中纤美的手指搅动着绿色的茶汤。年老的诗人以岁月消融白发,闲暇时寻找江山的美丽诗篇。剩下的春光用来准备盛大的聚会,从现在起采摘蔬菜无需再拖延。
去完善
释义
1.东风:东方吹来的风,春风。
2.泮冰澌:指冰块逐渐消融。泮,分散;澌,水冻成的冰。
3.晓日:早晨的太阳。
4.朱户:指大户人家。
5.泥金:一种金色的颜料,常用于书画等艺术品中。
6.翠墨:绿色的墨水。
7.玉盘:形容精致、光滑的盘子。
8.纤手:形容女子手指细长柔美。
9.青丝:青绿色的丝绸。
10.将:拿着。
11.销:消耗,使减少。
12.衰鬓:老去的头发,比喻年老。
13.江山:江河与山岳,代指风景。
14.觅:寻找。
15.好诗:优美的诗句。
16.剩办:剩余,准备。
17.春晴:春天的晴天。
18.供胜集:提供美好的集会。
19.从今:从现在开始。
20.挑菜:指挑拣新鲜蔬菜。
21.不须迟:不用着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朱晞颜所作的《立春日试笔呈元播府推时举经历 其二》。全诗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东风一夜泮冰澌”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一夜之间,冰冻消融,万物复苏。这里的“泮冰澌”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接下来的一句“晓日移春上故枝”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美景,太阳升起,春天的气息洒满大地,老树发新芽,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着的两句“朱户泥金题翠墨,玉盘纤手弄青丝”描绘了富贵人家过立春的场景,用朱砂书写对联,用泥金绘画,体现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而“玉盘纤手弄青丝”则描绘了女子们忙碌的身影,她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准备各种美食,这里“青丝”指的是春天的野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老将岁月销衰鬓,闲与江山觅好诗”则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虽然年纪已大,但是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他希望在闲暇时光里,能够找到灵感,创作出更多优美的诗篇。这里“消衰鬓”写出了诗人面对岁月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剩办春晴供胜集,从今挑菜不须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他希望能够在晴朗的春天里,与朋友相聚,共度美好的时光。这里的“挑菜”是一种春天的习俗,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诗人热爱生活、享受自然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立春日试笔呈元播府推时举经历是宋朝诗人朱晞颜所作的诗。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立春这一天,具体时间可能在初春时节。朱晞颜在此时期供职于临安府(今浙江杭州),担任幕僚一职。
在朱晞颜生活的时代,南宋已经建立了一段时间,社会相对稳定。但由于北方领土沦陷,南宋始终面临着金国的军事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宋政府采取了务实的治国方针,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注重文治教化,选拔贤能之士担任各级官员,以求国家长治久安。
朱晞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与同事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