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十绝 其七
轩窗小小客情舒,榾柮堆红拥地炉。荡暖破除晨粥了,此身还似在家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窗下的客人舒适惬意,木柴燃烧的红火包围着地炉。温暖驱散早晨的寒冷,仿佛此刻仍在家中般自在。
去完善
释义
1. "江亭":指在江边或者水边的亭子。这里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点或者是他写诗的地方。
2. "十绝":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诗的标题,是一种特定的诗歌形式。
3. "朱晞颜":唐朝时期的著名文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4. "轩窗":这里的轩是指古代的一种小型建筑,可以用来遮阳或遮雨;窗就是窗户的意思。
5. "小小":在这里是小的意思。
6. "客情舒":表示诗人在外旅行时的心情得到了舒缓。
7. "榾柮":是一种用来取暖的木柴。
8. "堆红":在这里应该是描述榾柮燃烧时产生的红色火焰。
9. "地炉":在古代是指一种在地上建造的炉子,用来取暖。
10. "荡暖":是指通过地炉散发出来的热量使得周围环境变得暖和起来。
11. "晨粥":是指早晨喝的一些稀饭或者粥。
12. "此身":在这里是指诗人自己。
13. "还似":还是像的意思。
14. "在家无":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在外面旅行,但是心情却像在家里一样舒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冬日画面,诗人通过细节的刻画,表达出了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在“轩窗小小客情舒”一句中,诗人以“轩窗”为引子,将读者的视线引入屋内,展现了一幅窗明几净的画面,而“客情舒”则表现了诗人内心愉悦的情绪。接下来,“榾柮堆红拥地炉”一句通过对“榾柮”(一种木柴)和“地炉”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一股暖意,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舒适感。
在“荡暖破除晨粥了”一句中,诗人以“荡暖”来表现清晨的温暖,这种温暖让人身心舒畅,如同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而“晨粥了”则揭示了诗人享受完早餐,以此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最后,“此身还似在家无”一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却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与舒适,从而传达出一种漂泊在外却依然能心灵归属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亭十绝 其七》是南宋诗人朱晞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即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朱晞颜作为一名文人,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深刻影响。他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在经历人生的低谷,但他仍然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表现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江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水资源,成为了许多文人士大夫向往的隐居之地。朱晞颜正是在这个地区生活,他热爱这里的山水风光,常常以诗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所见所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