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九

标题包含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九
平生馀耳辈,昔日鲁朱家。同难不同乐,悲歌日易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像昔日的朱家兄弟一般。共同经历了困难,却不能分享快乐。在这样的日子里,悲伤的歌曲伴随着太阳逐渐落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平生”:指的是平时或者一生中,这里表示过去的一段时期。 2. “余耳辈”:意思是亲近的朋友,这里指作者和俞君实等亲近的人。 3. “昔日”:从前或者过去的某个时候。 4. “鲁朱家”:这里可能指代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朱亥,他因为支持信陵君对抗秦国而著名。这个词汇也可能只是借用了“鲁朱”的音,并无特定意义。 5. “同难”:一起度过艰难的时期。 6. “不同乐”:一起享受快乐,这里指没有共同的快乐时刻。 7. “悲歌”:悲伤的歌曲,这里可能是指他们共同经历的一些悲伤的事情。 8. “日易斜”:太阳即将落山,比喻时间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朱晞颜写给他的朋友俞君实的送别诗。诗人以“平生馀耳辈,昔日鲁朱家”开篇,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这里的“余耳”和“鲁朱”都是指的诗人自己和俞君实。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和对友情的珍视。 紧接着诗人写到“同难不同乐,悲歌日易斜。”这一句则表达了他们之间共同经历过的困难和欢乐。虽然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不少困难,但他们始终能够相互扶持、鼓励。而那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难以忘怀,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但如今友人即将离去,使得他们的欢笑声中又增添了一抹离别的哀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九》是南宋诗人朱晞颜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90年至1260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朱晞颜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成为一位知名的文人墨客。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受到了当时文坛的广泛赞誉。 此外,朱晞颜所处的历史时期,南宋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仍然存在。对外,南宋需要面对金、蒙等北方民族的威胁;对内,贫富差距加大,农民起义时有发生。这些时代背景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朱晞颜的文学创作,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