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市汊驿十绝次韵 其三

标题包含
市汊驿十绝次韵 其三
一灯明古屋,四壁乱蛩声。千里关河梦,五更风雨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盏明灯照亮了古老的房屋,四周墙壁上回响着蟋蟀杂乱的声音。在遥远的千里之外,人们在梦中回忆那美丽的山河;五更时分,风雨中的情感难以言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市汊驿:古代驿站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境内。 2. 朱晞颜:南宋官员,文学家。 3. 一灯:一盏灯。这里指油灯或者蜡烛等照明工具。 4. 古屋:古老的房屋。这里可能指市汊驿的驿站建筑。 5. 四壁:四面墙壁。这里指房屋的四面墙壁。 6. 乱蛩声:形容蟋蟀叫声杂乱无章。这里比喻夜晚的环境嘈杂。 7. 千里:极言距离之远。这里指作者与家乡或亲友之间的距离。 8. 关河:山河险阻。这里借指国家的边境地区。 9. 梦:指思念家乡或亲友的心情。 10. 五更:古代夜间分为五个时段,即五更。这里指深夜时分。 11. 风雨情:指作者在风雨之夜对家乡或亲友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深夜中独自在驿站的景象。首句“一灯明古屋”,以“一灯”突显环境的寂寥与幽暗,而“古屋”则突出了这种孤独感的历史性,暗示着诗人是在长途跋涉的旅途中。接着的“四壁乱蛩声”,通过“乱蛩声”的声音效果,表现了诗人在深夜的焦虑和孤独的心境。接下来的“千里关河梦”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的家,心中的思乡之情表现得十分深刻。最后一句“五更风雨情”,是诗人被风雨惊醒后的感慨,体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担忧。总的来说,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执着的求索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市汊驿十绝次韵 其三》是南宋诗人朱晞颜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前后。这个时期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中原沦陷,民生疾苦。 朱晞颜曾官至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要职,但后因主张抗金而被贬谪。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深刻体会到民众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当他经过市汊驿时,看到商贾云集,百姓生活艰辛,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十首描绘市汊驿风土人情的诗篇。 朱晞颜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描绘了市汊驿繁华背后的辛酸画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以及人民生活的痛苦。这些诗篇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也是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