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呈山斋卫治中

标题包含
呈山斋卫治中
画绣争看负弩驱,先声自昔满乡闾。传家旧有堆床笏,知己今惟一束书。夜月灯前闻鹤后,秋风江上忆鲈初。到头藏用须由命,且莫区区叹术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幅刺绣展示了背着箭矢的猎人,它在乡村和都市都非常受欢迎。这个家庭一直有很多财富,但他们真正的知音只有那一束书。夜晚在明亮的灯光下听到鹤的声音,秋天的风吹过江边让我想起刚刚品尝到的鲈鱼。最终,财富的使用要取决于命运,所以不要过度感叹你的运气不好。
去完善
释义
1. 画绣:指彩绘的锦绣江山。此处描绘了美好的景色。 2. 负弩:背着弓箭。这里指准备作战或狩猎。 3. 先声:先前的名声。 4. 乡闾:乡村、邻里。 5. 传家:世代相传的家风。 6. 堆床笏:指家中积累的功德与荣誉。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竹板,用于记事。这里借指功绩。 7. 一束书:一本诗书。 8. 夜月灯前:指夜晚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 9. 鹤后:鹤群之后。这里暗示作者虽然身处凡尘,却能像鹤一般超脱尘世纷扰。 10. 秋风江上:指秋天江水上涨的时候。 11. 忆鲈初:回忆初次品尝鲈鱼的美味。鲈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食之一。 12. 到头:到最后。 13. 藏用:隐藏自己的才能,不为人所知。 14. 须由命:命运使然。 15. 区区:小范围、小部分。 16. 叹术疏:感叹自身才疏学浅。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画绣争看负弩驱,先声自昔满乡闾。”描绘了诗人所生活的乡村景象,家家户户争相展示自己的生活技艺,而诗人的家族在乡村中颇有声望。 颔联:“传家旧有堆床笏,知己今惟一束书。”以“堆床笏”和“一束书”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的自豪感和对于知识的热爱。 颈联:“夜月灯前闻鹤后,秋风江上忆鲈初。”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听鹤声,以及秋风起时思念故乡的情景。 尾联:“到头藏用须由命,且莫区区叹术疏。”以藏用的典故收尾,表达了诗人认为命运天定,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的观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晞颜的《呈山斋卫治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隐逸之志的古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具体年代不详。诗人在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斋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在这个时代,明朝的社会氛围相对较为宽松,文人士大夫在闲暇之余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人朱晞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充满隐逸之情的诗作。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可能经历过官场的风风雨雨,或许曾有过壮志未酬的遗憾。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远离世俗纷扰,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愿望。通过对山斋美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明朝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在那个时代,许多文人都希望在山林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朱晞颜正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