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古滩
南山有孤凤,振翼鸣朝阳。奇毛烂五色,焕若春云翔。朝茹玄圃芝,暮饮瑶池浆。丰仪太平世,金石何铿锵。嗟哉林间雉,下溷蓬藋场。清泉一自照,顾影怜文章。羽毛非不佳,所贵非祯祥。何能逐孔鸾,共际圣廷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南山有一孤傲的凤凰,扇动翅膀在朝阳中歌唱。它五彩斑斓的羽毛犹如春天的云彩般灿烂。清晨,它品尝着玄圃的灵芝;傍晚,则饮取瑶池的琼浆玉液。它的仪态雍容,犹如国泰民安时代的象征,其声音金戈铁马般激越。然而那些林间的野鸡,却只能屈居在乱草丛生的沼泽之中。清澈的泉水映照着它们的身影,它们只能自我怜悯。虽然它们的羽毛并不差,但是并没有成为吉祥的象征。它们又怎么能追随孔鸾的脚步,共同沐浴圣廷的光辉呢?
去完善
释义
1. 南山:指南面的一座山,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所处的环境。
2. 孤凤:孤单的凤凰,这里指代诗人自己。
3. 振翼:振动翅膀,这里象征展翅高飞。
4. 朝阳:早晨的太阳,这里比喻初升的君主或者新的时代。
5. 烂五色:色彩斑斓,这里用来形容凤凰的羽毛。
6. 焕若:光彩焕发的样子,这里用来描绘凤凰飞翔时的美丽景象。
7. 春云:春天的云朵,这里比喻凤凰优美的体态。
8. 玄圃: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这里用来表示凤凰的食物来源。
9. 瑶池: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这里用来表示凤凰饮用的水源。
10. 丰仪:风度仪态,这里用来赞美凤凰的风姿。
11. 太平世:安定的社会环境,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 金石:金属和石头,这里用来表示声音的洪亮。
13. 铿锵:形容声音洪亮、和谐,这里用来赞美凤凰的叫声。
14. 嗟哉:感叹词,相当于“唉”,表达对现实的无奈。
15. 林间雉:树林里的野鸡,这里用来比喻庸俗的人。
16. 下溷:指在厕所,这里用来形容野鸡的生活环境。
17. 蓬藋场:指杂草丛生的场所,这里用来描述野鸡的栖息地。
18. 清泉:清澈的泉水,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的品质。
19. 自照:自我反省,这里用来表现诗人的自省精神。
20.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自己的审视。
21. 文章:文采,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作品。
22. 非不佳:并不是不好,这里用来表示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
23. 所贵:所珍视的品质,这里用来强调诗人重视的品质。
24. 非祯祥:不是吉祥的象征,这里用来否定野鸡的价值。
25. 孔鸾:孔雀和鸾鸟,这里用来比喻优秀的文人。
26. 圣廷光:朝廷的光辉,这里用来表示诗人对皇帝的敬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歌,诗人以南山孤凤作为比喻,表达了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赵古滩的形象。开篇描绘了凤凰的高贵形象:“南山有孤凤,振翼鸣朝阳。奇毛烂五色,焕若春云翔。”展现出其非凡的才情和气质。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凤凰饮食的高雅:“朝茹玄圃芝,暮饮瑶池浆。”强调出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最后诗人对比了凤凰与野鸡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赵古滩的敬重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凤凰这一形象的描绘,强调了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性,也是对赵古滩才德的高度赞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赵古滩》是南宋诗人朱晞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在这个时期,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朱晞颜作为一名文人,他的作品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展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
在这段时间里,朱晞颜的人生际遇较为平淡。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爱文学和艺术。他的诗歌创作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并不突出,曾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并未得到重用。这使得他对现实有一定的失望,但在诗歌创作中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朱晞颜生活的时代,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虽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稳定。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热爱山水、崇尚隐逸,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朱晞颜的诗歌也深受这种时代风尚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