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呈学士张师道

标题包含
呈学士张师道
紫鳌云气欲飞骞,粉署高邻尺五天。秋月新窗寒贮玉,晓风宫殿翠生烟。赤墀独奏三千字,银笔闲题九万笺。共说丝纶专世美,几回夜直赐金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紫色的巨龟仿佛即将腾飞在云端,学官之家的邻居离天空只有咫尺之遥。窗子如同镶嵌着寒冰的美玉,新月升起,拂晓的风吹过宫殿,仿佛要生出翠绿烟雾。红色的石阶上独自演奏着三千篇的文字,用笔记录着九万句的诗句。大家都说你专注制作丝绸和布匹的美丽技艺,经历了许多个夜晚才得以获得莲花般的金箔奖励。
去完善
释义
1. 紫鳌:这里是指紫宸殿前的台阶。紫宸殿是北宋时期皇帝召见大臣商议政事的地方,这里的“紫鳌”象征着皇权。 2. 粉署:指古代官吏办公的衙署。这里是比喻尚书省。 3. 九天:古人以天有九野,最高处为九天。这里是形容尚书省的高大。 4. 秋月新窗:喻指清朗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窗户。 5. 寒贮玉:表示月光如寒冰般清澈透亮。 6. 晓风宫殿翠生烟:清晨微风吹拂,皇宫显得翠碧如画。 7. 赤墀:即红地毯,这里用来形容朝廷议事的场所。 8. 三千字:这里指的是一篇重要的上疏或者政论文。 9. 银笔:形容书写精美且质量上乘的毛笔。 10. 九万笺:形容大量的信笺。 11. 丝纶:古代帝王对臣子的诏令。 12. 世美:世代相传的美好事物。 13. 金莲:指皇帝御赐的金莲烛,用以照明。 14. 夜直:夜间值班。
去完善
赏析
《呈学士张师道》是宋代诗人朱晞颜写给张师道的赞美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张师道才学和人品的赞誉和敬仰之情。 首联“紫鳌云气欲飞骞,粉署高邻尺五天”,描述了张师道的地位之高。他以紫鳌比喻张师道的崇高地位,暗示其才学横溢,足以在朝廷中崭露头角;又以粉署比拟张师道的身份,表明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显赫。 颔联“秋月新窗寒贮玉,晓风宫殿翠生烟”,描绘了张师道的品格高尚。他用秋月、晓风等自然景象来形容张师道的品行如月之明、风之清,表现出其内在的高洁品质。 颈联“赤墀独奏三千字,银笔闲题九万笺”,表现了张师道的文采斐然。他通过赤墀和银笔的比喻,强调张师道的文学才华出众,能够轻松写出美妙的文章。 尾联“共说丝纶专世美,几回夜直赐金莲”,则是对张师道政治成就的赞美。诗人以丝纶和金莲来象征张师道的政治贡献和高尚品质,体现出其为国家为百姓鞠躬尽瘁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学士张师道》是南宋诗人朱晞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的入侵,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朱晞颜作为南宋的一名官员,他深知国家的危机,因此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这使他感到失望和痛苦。 朱晞颜生活的时代,正是南宋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皇帝昏庸无能,官僚体系腐化堕落,国家政权岌岌可危。朱晞颜作为一名正直的官员,他对这种现状深感痛心,希望有所改变。然而,他的努力并未得到社会的认可,反而遭受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更加坚定了要改革的决心,但同时也让他深感无奈和悲哀。 在这种背景下,朱晞颜写下了《呈学士张师道》这首诗。诗中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他以“独立苍茫自咏诗”的形象,展现了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的形象。虽然他在现实中遭受挫折,但他仍然坚守信念,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种精神在诗中得到充分体现,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