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宫春 送袁仲野归绍兴
彩笔传歌,青衫提剑,幕中谁似风流。使檄联芳,宾筵接武,后尘每继清游。晓云春梦,试回首、星霜再周。仙曹书满,荐剡交推,一鹗横秋。扁舟乍可夷犹。一镜平湖,数点轻鸥。醉客疏狂,骚翁豪放,二公同是朋俦。仕而犹隐,料出处、胸中已筹。故山虽好,未许归来,一赋休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支彩笔传情,一身青衫仗剑,这幕中的风流谁能比及?那书写美好的使者,结伴而行,每一次转身都带着清新飘逸的风采。看那晨曦中的云彩和春天的梦境,试着回顾过去,四季更替又过了一轮。满纸的官职推荐信,就像一只飞跃的鹗鸟在秋天翱翔。刚踏入仕途的文人墨客,如一叶扁舟般自在优游。他们的心中如同平静的湖面,只有几只轻轻飞翔的海鸥。那些放纵不羁的醉客,与豪迈奔放的诗人,都是我们的朋友。虽然身在官场,但他们内心已经筹划好了自己的出处。那美丽的故乡固然很好,但无法轻易回到那里,因为一篇辞赋就足以表达他们的豁达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庆宫春": 词牌名。
2. "送袁仲野归绍兴": 题目,"袁仲野"是作者要送别的友人,"绍兴"是袁仲野的家乡。
3. "彩笔传歌": "彩笔"指擅长写作的人,"传歌"指传达歌声,这里指用文字表达情谊。
4. "青衫提剑": "青衫"指文人的服装,"提剑"表示有所准备,这里指文人从政的抱负。
5. "幕中谁似风流": "幕"指幕府,"风流"指风度、气派,这里指在幕府中谁有这般风度。
6. "使檄联芳": "使檄"指传递命令的书信,"联芳"指接连取得功名,这里指在官场中接连取得成功。
7. "宾筵接武": "宾筵"指宴席,"接武"指接近、靠近,这里指在宴席上与成功人士接近。
8. "后尘每继清游": "后尘"指跟随别人的脚步,"清游"指高雅的游览活动,这里指经常参与高雅的游览活动。
9. "晓云春梦": "晓云"指早晨的云彩,"春梦"指春天的梦境,这里形容美好的时光。
10. "试回首、星霜再周": "星霜"指星辰运行,比喻时间的流逝,"再周"指再次过去,这里指回顾过去的时光。
11. "仙曹书满": "仙曹"指神仙的官职,"书满"指写满书的记录,这里指记载了很多事情。
12. "荐剡交推": "荐剡"指推荐选拔的人才,"交推"指互相推荐,这里指人才得到广泛的推荐。
13. "一鹗横秋": "一鹗"指一只鱼鹰,"横秋"指在秋天飞翔,这里比喻英才施展才华。
14. "扁舟乍可夷犹": "扁舟"指小船,"夷犹"指犹豫,这里指小船可以随意行驶。
15. "一镜平湖": "一镜"指一片湖水,"平湖"指平静的湖面,这里形容湖面的平静。
16. "数点轻鸥": "轻鸥"指轻快的海鸥,这里形容海鸥的自由飞翔。
17. "醉客疏狂": "醉客"指醉酒的人,"疏狂"指豪放不羁,这里形容醉酒后的人更加豪放不羁。
18. "骚翁豪放": "骚翁"指诗人,"豪放"指豪放不羁,这里形容诗人的豪放不羁。
19. "二公同是朋俦": "二公"指作者和袁仲野,"朋俦"指朋友,这里指作者和袁仲野都是好朋友。
20. "仕而犹隐": "仕"指做官,"犹隐"指仍然保持隐居的心态,这里指虽然做官但仍然保持隐居的心态。
21. "料出处、胸中已筹": "出处"指离开和留下,"胸中已筹"指心里已经有了打算,这里指对于离开和留下的决定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22. "故山虽好": "故山"指故乡,"虽好"指虽然美好,这里指故乡虽然美好。
23. "未许归来,一赋休休": "未许"指不允许,"休休"指停止,这里指不允许回到家乡,写下这篇赋就停止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是为送别朋友袁仲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彩笔传歌,青衫提剑,幕中谁似风流。”开篇以彩笔传情,描绘出袁仲野的风流形象,既赞其才华横溢,又显其英俊潇洒。
“使檄联芳,宾筵接武,后尘每继清游。”赞誉袁仲野公文事业上的成就与优秀,凸显他在各种场合都受人敬仰的地位。
“晓云春梦,试回首、星霜再周。”感慨时光飞逝,表达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切。
“仙曹书满,荐剡交推,一鹗横秋。”描述袁仲野在官场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质,彰显他的出众才能。
下阕则从景致转为抒情,通过对袁仲野的赞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扁舟乍可夷犹。一镜平湖,数点轻鸥。”用扁舟湖上行吟的图景,表达作者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友人的祝福。
“醉客疏狂,骚翁豪放,二公同是朋俦。”称赞袁仲野既有疏狂酒客的豪放个性,又有骚翁的诗情才情,突显其多才多艺的特质。
“仕而犹隐,料出处、胸中已筹。”赞扬袁仲野在仕途中坚守信念、淡定从容的心态,表明他对未来已有规划。
“故山虽好,未许归来,一赋休休。”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寄语对方珍惜时光,莫负韶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庆宫春·送袁仲野归绍兴》是南宋诗人朱晞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宋宁宗嘉定年(1208-1224)间,具体年份无考。这个时期,朱晞颜曾任婺州义乌令、福建提举常平茶盐司干办公事等职,之后因触犯权臣史弥远被罢官。朱晞颜在与友人袁仲野分别之际,用此诗表达了离愁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处于金人侵略之下,国家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尖锐。朱晞颜虽远离朝廷,但对国家的忧虑之情仍溢于言表。他在诗中写道:“湖海平生豪气,关河依旧战尘。”表达了自己对战乱时代的愤慨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此外,诗中还提到了“越溪青鲤”这一乡土特产,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渔业的发展和地域文化的繁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