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拟古十九首 其五

标题包含
拟古十九首 其五
西北有高楼,飞阑搆缥缈。楼中有佳人,绝世颜色好。当窗挥五弦,徽音一何俏。弦促心绪繁,哀怨不成调。安得万里风,吹落邯郸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晞颜(1876-1943),原名朱熹,字希贤,号晦庵,又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尊称“朱子”。 朱晞颜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朱松是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校...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北方的高楼里,飘渺的阑干飞翘。楼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美貌无人能比。她在窗户前弹奏着五弦琴,琴声悠扬动听。随着琴弦的紧张,她的心情愈发复杂,以至于音符充满了哀伤和痛苦。多么希望能有一阵狂风,把这一切都吹散,让她回到原来的道路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北:方位词,这里指我国北方地区。 2. 高楼:建筑在高处的楼房,这里形容建筑物的高度。 3. 飞阑:即飞檐,指房顶翘起的装饰性结构。 4. 搆:构筑、建造的意思。 5. 缥缈: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楼的高耸入云之状。 6. 楼中:指高楼内部。 7. 佳人:美人,这里指歌女或乐伎。 8. 绝世:举世无双,非常美丽的意思。 9. 颜色:脸色,面容,这里指女子的美貌。 10. 当窗:靠近窗户的地方。 11. 挥:弹奏。 12. 五弦:古代一种五弦的乐器。 13. 徽音:美妙的乐音。 14. 一何:多么。 15. 俏:美妙动听。 16. 弦促:指紧张的音乐节奏。 17. 心绪:心情,思绪。 18. 繁:复杂,混乱。 19. 哀怨:悲伤忧郁的情绪。 20. 不成调:无法构成和谐的曲调。 21. 安得:表示希望得到某物。 22. 万里风:指强风。 23. 吹落:吹散,使消失。 24. 邯郸道:古代的通商要道,这里代指繁华热闹的都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高楼与佳人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开篇诗人描绘了一座位于西北方向的高楼,用“飞阑搆缥缈”来描述其如仙似幻的景致,使人联想起古诗中的“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的意境。而在这座高楼之中,居住着一位“绝世颜色好”的佳人。她的美丽犹如仙子下凡,让诗人倾倒不已。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佳人“当窗挥五弦”弹奏音乐的场景,表现出她对音乐的热爱。在诗人心中,这位佳人的音乐之美无法用言语形容,仅仅一个“徽音一何俏”就足以传神。然而,随着琴弦的弹动,佳人的思绪愈发复杂,内心的哀怨之情溢于言表。此时她所弹奏的曲子已不再和谐,而是充满了深沉的哀伤。 诗人对此深感同情,于是发出了“安得万里风,吹落邯郸道”的愿望。他希望有狂风能够将佳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让她能够像梦境般地飘然离去,摆脱现实的痛苦和纠缠。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关爱之情,又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心。 整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切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佳人的赞美与怜惜。诗人通过对佳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这种情感与境界,使得本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古十九首 其五》是明朝诗人朱晞颜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这个时期是明朝的繁荣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间段内,朱晞颜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人生际遇可能与当时的社会氛围有关。明朝科举制度盛行,许多文人以考取功名为己任,而朱晞颜可能也参与了科举考试,但未能如愿取得功名。这可能使他对现实产生了一定的失落感,从而在诗歌中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在明朝成化年间,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之间的交往和学术交流非常活跃。当时的文人注重诗文的创作,追求文学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朱晞颜受到时风的影响,开始尝试模仿古人的诗句,创作了《拟古十九首》这组诗。在这组诗中,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