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山驿和鲜于伯机韵
我昔爱山水,嵩华扪绝顶。临风发清啸,笙鹤吟夜永。至今山屐踪,记忆犹故井。三年东海滨,健步无由逞。杖屦谢追游,真成杀风景。东还腰膂轻,散策度苍岭。平生走黄埃,历此心顿醒。万景毕横陈,妙处在君领。危亭俯层冈,已觉异喧静。群峰互起伏,翠叠浪千顷。又如出万姝,列侍风鬟整。蜿蜒龙赴壑,赑屃龟负鼎。凭轩试凝眸,倏若丹青炳。众态备媸妍,造化机自警。雨晴春洗妆,木落秋脱颖。缅思旧经行,一一皆梦境。畏途事崎岖,喟然发深省。何当从冯公,山中奉朝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热爱山水间,攀登过嵩华巅峰。迎风畅怀高歌,如同鹤鸣长夜般悠扬。时至今日,山间穿行的足迹仍深深印在我的心头。在东海边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却未能尽情挥洒步伐。告别了那份追逐漫游的时光,真的让人觉得有些遗憾。如今回到东方,身体轻盈如同没有束缚,信步闲庭越过苍岭。一路走来,感受颇深。沿途风景如画,有万种风情等待你去欣赏和理解。在高台上俯瞰层层山岗,心境顿时平静下来。群山起伏之间,翠色如潮水般涌动。仿佛有许多佳人相伴,每一位都风度翩翩。蜿蜒曲折的山峦犹如巨龙奔向山谷,稳重坚实的乌龟背负着巨大的鼎。站在窗前凝望,这一切仿佛是生动的水墨画。眼前的种种形态都有各自的美丑,这就像是大自然的自画像,教人自省。春雨洗净了世界的尘埃,夏天绿叶纷纷飘落。回顾曾经的旅程,每一幕都像是梦幻一般。人生的道路充满崎岖和艰难,让人深感叹息。希望有一天能追随冯公的脚步,在山中过上悠闲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嵩华:指中国五岳中的中岳嵩山和华山。
2. 扪:摸,攀登。
3. 清啸:高声呼叫。
4. 笙鹤:吹笙的仙人和骑鹤的仙人。
5. 夜永:夜深。
6. 山屐:爬山时穿的木屐。
7. 故井:故乡,这里指曾经攀爬过的山峰。
8. 三年东海滨:作者在东海边待了三年。
9. 健步无由逞:无法尽情地行走。
10. 杖屦:扶杖徒步而行。
11. 杀风景:破坏景致。
12. 腰膂轻:腰部轻松有力。
13. 散策:悠闲漫步。
14. 苍岭:青色的山岭。
15. 黄埃:黄色尘土,比喻尘世。
16. 万景:美景。
17. 妙处:最佳之处。
18. 危亭:高亭。
19. 层冈:层层叠叠的山岗。
20. 溪涧:山间溪流。
21. 翠叠浪千顷:形容群山起伏如同绿色的波浪。
22. 出万姝:指群峰姿态万千。
23. 风鬟整:形容山姿整齐端庄。
24. 蜿蜒龙赴壑:形容山脉连绵不断。
25. 赑屃龟负鼎:形容山的形状像巨大的龟背负着宝鼎。
26. 倏若丹青炳:形容景色突然变得鲜艳美丽。
27. 造化机:大自然的奥妙。
28. 雨晴春洗妆:雨后初晴,春天的山林焕然一新。
29. 木落秋脱颖:秋天树叶落下,树木更显挺拔。
30. 缅思:遥想。
31. 畏途:艰难的道路。
32. 崎路:山路崎岖。
33. 喟然:感叹的样子。
34. 何当从冯公:何时能跟随冯公。
35. 山中奉朝请:在山林中过与世隔绝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的诗歌。诗人通过回忆自己过去的山水之游,以及现在在山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描述了山峰、翠叠、波涛等美景,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经历,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山水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刘山驿和鲜于伯机韵》是南宋末年的诗人朱晞颜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59年至1264年间,此时正是南宋末期,金国入侵中原,战争频发,民生疾苦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朱晞颜作为南宋官员,他亲身经历了国家危亡、百姓困苦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朱晞颜在诗中描绘了刘山驿的景色,表达了对鲜于伯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深深忧虑。
在南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晞颜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他以诗歌为武器,揭露社会的黑暗面,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他的诗歌既有深沉的时代感慨,又有浓郁的乡土情怀,展现了南宋末年文人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