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上人庵前古松
人生百岁间,忧患长苦半。况乃万境殊,天咎不可玩。每思山水佳,安得一汗漫。信知樗散姿,天意良有惮。日师古佛流,一慧破诸暗。颇资象教力,春花悟空幻。露袒憩长松,老结林下伴。风寒梵呗腾,日夕钗影乱。谁将露电身,植此冰雪干。似闻入山初,苍髯手堪挽。只今根下苓,磊砢凫鹤满。颓光倘能延,俗骨安可换。慎勿假斧斤,绋缚共一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忧愁与苦难占据了一半的时间。更何况,生活中的种种境遇各不相同,我们不应轻易去挑战命运的底线。每当想起美丽的山水风光,多么希望能够遨游其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平凡无奇,所以也不敢轻易试探上天的意愿。每天都向古人学习智慧,一点一点的破解人生的黑暗。借助佛教的力量,让心灵如春天的花朵般明丽。无拘无束地在松林中休憩,与树林里的伙伴共同度过漫长的岁月。寒风中传来悠扬的梵音,日落时分的美丽让人目不暇接。谁能想到这如同露水闪电般短暂的生命,却在此拥有了冰雪般的坚韧。听说到这里的人最初来到这里的时候,头发还是乌黑的。如今这里的茯苓已堆积如山,犹如野鸭和仙鹤般繁多。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这微弱的光芒能够延续,使得我这凡人的躯体也能得到净化。请你务必不要借用斧头,让我们一同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苏上人:此处指苏东坡,宋代文学家。
2. 庵前古松:位于东坡先生曾隐居的某庵前的古松。
3. 百年间:指人一生的时间。
4. 万境殊:各种境遇各不相同。
5. 天咎:上天的责罚。
6. 汗漫:漫游,游览。
7. 樗散姿:木柴被丢弃的姿态,比喻自己的无用。
8. 信知:确信知道。
9. 日师古佛流:每天学习古佛的智慧。
10. 一慧破诸暗:一点智慧就能破除诸多愚昧。
11. 象教力:佛教的象征性教育力量。
12. 春花:春天的花朵。
13. 露袒:袒露着身体。
14. 老结:与古松为伍。
15. 梵呗:僧人的诵经声。
16. 日夕: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17. 钗影乱:形容松叶在风中摇曳的景象。
18. 露电身:短暂的生命。
19. 冰雪干:形容松树干的挺直。
20. 苍髯:松树苍老的树皮。
21. 根下苓:古松根部生长的茯苓菌。
22. 磊砢:形容茯苓的大小不一。
23. 凫鹤满:茯苓生长繁茂的样子。
24. 颓光:夕阳的光线。
25. 俗骨:世俗的肉身。
26. 假斧斤:借助于斧头。
27. 绋缚:捆绑。
28. 爨:烧火做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游览山林、与古松相伴时的所思所感。开篇诗人就表达了在漫长的人生中,痛苦和忧虑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面对万般的境遇,人们更不应掉以轻心。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望能在山水之间尽情遨游。同时,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用之才,感慨于天意的担忧。然后诗人提到了“古佛”的智慧力量,表示其破解了许多迷惑,使自己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古松下的生活:在寒冷的气候中,伴着僧人的诵经声,看着阳光斜照下的树影婆娑。这里诗人以露电身比喻短暂的生命,以冰雪干比喻古松坚韧的品格。随后,诗人又提到自己在初入山林时,曾经亲手触摸过这棵古松,而现在树下却已满是茯苓(一种寄生植物)。这里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以及世事的无常。
最后,诗人告诫我们不要砍伐古松,希望它与人类共生共存。诗人通过对古松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生动,意象鲜明,既有哲理的思考,又有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题苏上人庵前古松》是朱晞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朱晞颜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文人,擅长诗文书画,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时间为明朝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诗歌创作非常活跃。朱晞颜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作品受到了这个时期文化氛围的熏陶。
在朱晞颜创作这首诗歌的时期,他的人生际遇可谓丰富。他曾游历名山大川,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此外,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这也反映在这首《题苏上人庵前古松》中。
在明朝时期,中国社会对佛教文化的接受程度较高,许多文人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朱晞颜在这一时期结识了苏上人这位僧人,并在其庵前欣赏到了古松的美景。这些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写下了这首赞美古松和感慨人生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