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洞
湖上初惊八月秋,岭头又见桂香浮。
巾车几忆陶彭泽,竹马多慙郭细侯。
未遣灵泉还旧隠,且同岩壑访真游。
一枰胜负人何在,试问樵柯已烂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上初次感受八月的秋意,山岭之间再次闻到桂花的香气。
想起了几次驾着篷车去探访陶彭泽的生活之地,孩童们以竹竿当马骑嬉戏,感觉有些羞愧于没有真正的玩乐。
让那些灵泉水回归往日的寂静吧,暂且一同去那山间的岩壑里找寻真实的游玩。
棋盘上的胜负早已不再重要,只想问问那砍柴的木棒是否已经腐烂。
去完善
释义
1. 湖上:指洞庭湖。
2. 巾车:古人头上的帽子。
3. 陶彭泽: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
4. 竹马:儿童游戏的一种工具。
5. 郭细侯:汉郭伋,字细侯。
6. 灵泉:神的泉水。
7. 旧隠:过去的隐居地。
8. 岩壑:高山深谷。
9. 一枰:棋盘。
10. 樵柯:砍柴人的手斧。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古人的怀念之情。首联描绘了湖光山色,表达了季节的变化;颔联以陶彭泽、郭细侯为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颈联则表现出作者与山水为伴,追寻隐逸生活的意愿;尾联通过樵柯烂否的疑问,传达了岁月流逝、世事如梦的感慨。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朝阳洞》是南宋诗人朱晞颜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朝阳洞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朱晞颜在此时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他的诗篇以自然景色为主题,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朱晞颜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但他并未因此而沉沦。相反,他通过观察自然、欣赏美景,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他的诗篇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也是他在艰难时期仍能保持乐观态度的原因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