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如梦令

标题包含
如梦令
雨后轻寒天气。 玉酒中人小醉。 乍报一番秋,晚簟清凉如水。 忺睡。 忺睡。 窗在芭蕉叶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后天凉。美酒催人微醺。 忽闻一阵秋风,夜晚的竹席凉爽如水。 正想休息。正想休息。 窗户隐藏在芭蕉叶下。
去完善
释义
1. 雨后轻寒天气:"雨"指的是下雨;"轻寒"是微寒,指天气凉爽宜人。 2. 玉酒中人小醉:"玉酒"是指美酒;"中"为喝酒的中间过程,表示喝到一半的时候;"小醉"是微醺,指稍微有些醉意。 3. 乍报一番秋:"乍报"即忽然告知的意思;"一番"是指一次,这里可以理解为秋天已到来;"秋"自然是指秋季。 4. 晚簟清凉如水:"晚簟"是凉席,用于夏季乘凉;"清凉如水"形容凉席十分凉爽。 5. 忺睡:"忺"意为愿意、乐意;"睡"即睡觉。
去完善
赏析
《如梦令》是南宋诗人沈端节的词牌作品,该词描绘了秋天雨后初晴的景色与诗人的心情。 “雨后轻寒天气”,诗人以秋天的阵雨作开篇,突显了环境的清冷和舒适。这里表现的秋雨带给人们的是短暂的宁静,但那种不即不离的清寒却让人体会到了秋天的到来。 “玉酒中人小醉”,这一句表达出诗人因饮用了美酒而感到微醺的状态,使诗人暂时摆脱了世俗的烦恼。同时,诗人也借醉酒渲染了秋日的孤独感,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深远意境。 “乍报一番秋,晚簟清凉如水”,这两句诗意地描绘出秋日傍晚的美景,即刚刚报告的秋意和竹席上清凉的水意。这进一步加深了秋天给人的感受,增添了诗词的浓厚情感。 最后两句“忺睡。忺睡。窗在芭蕉叶底”,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了舒畅、安逸的舒适感,想要早早入睡的心情。通过窗外的芭蕉叶,更加强了诗人恬静闲适的心境。 整首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酒后对秋天的感悟,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以淡淡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极具诗情画意的秋天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如梦令》是南宋词人沈端节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56年,即南宋宝祐四年。这一时期,南宋正处于蒙古侵略的威胁之下,政权不稳,民不聊生。 沈端节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生活也充满了波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官场腐败,他无法忍受这种环境,选择辞官回乡。在回乡途中,他目睹了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心中充满了悲愤之情。 这首《如梦令》就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词中以梦境比喻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无奈,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