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烟淡回塘。月浸疏篁。一枝□、压尽群芳。_然风度,玉质金章。有许多清,许多韵,许多香。
中酒情怀,琢句心肠。倚屏山、子细端相。冰芽初试,柑子新尝。更绮窗前,冰壶畔,看匀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烟的淡淡,池塘的水影月亮倒映在稀疏的竹子上,一枝花朵,将所有美丽的花儿都压下去了。他的气质如风如玉,如同金子与美玉。有许多清晰,许多韵味,许多香气。喝过酒后有些微醺,有种诗意在心头萦绕,依靠在屏风上仔细观看。尝试吃些新的嫩芽,品尝新的柑子。然后在小窗前,水壶边,看着他人均匀化妆。
去完善
释义
* 注释:
1. 回塘:曲折的池塘。
2. 疏篁:稀疏的竹林。
3. □:此处字迹模糊不清,可能是“繁”字。
4. _然:可能是作者笔误,应为“潇”或“萧”。
5. 金章:指高级官员的金制徽章。
6. 中酒情怀:微醺的情怀。
7. 琢句心肠:用心斟酌诗句的心境。
8. 屏山:屏风。
9. 端相:仔细地看。
10. 冰芽:茶名,这里代指茶叶。
11. 柑子:柑橘类水果。
12. 绮窗:华丽的窗户。
13. 冰壶:用来盛酒的器具,这里代指酒。
14. 看匀妆:观赏女子梳妆打扮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行香子》沈端节词作赏析:
该词是一首描绘春日风光的词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上阕写景,以“烟淡回塘”开篇,描绘了春天的池塘烟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接下来以“月浸疏篁”继续描绘夜晚的月光洒在稀疏的竹林上,月光与竹林相映成趣,增添了词作的宁静气氛。而后又以“一枝□、压尽群芳”来形容盛开的梅花,表达了梅花压倒群芳的气势和美丽。最后以“_然风度,玉质金章”赞美梅花的气质和高贵。
下阕抒情,以“中酒情怀,琢句心肠”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接着以“倚屏山、子细端相”描绘作者在欣赏风景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陶醉。然后以“冰芽初试,柑子新尝”描述品尝新鲜食物的感受,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以“更绮窗前,冰壶畔,看匀妆”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词作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行香子》是宋代词人沈端节的一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沈端节(约1138年-1210年),字约之,号双溪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一生仕途不顺,长期沉抑下僚,晚年始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不久后因病辞世。
这首词创作时,正值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凋敝。虽然宋金两国暂时和解,但北方领土沦陷,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沈端节作为一位文人,对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通过描绘西湖美景,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的困境让他无法回避内心的忧虑和无奈。
在这首词中,沈端节以西湖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和社会风貌。词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这些元素,我们可以窥见沈端节在当时社会中的处境和他对生活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