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
凤去寥寥今几年,至今人唤凤凰山。
只愁有凤无人识,却指凡禽误世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凤凰已经离开多年,至今人们还在呼唤凤凰山。
担忧凤凰不被世人知晓,却把寻常鸟类当作凤凰欺骗世间。
去完善
释义
1. 凤:凤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代表着美好和吉祥;这里用来比喻贤才。
2. 寥寥:形容数量稀少。
3. 今几年:现在的这几年。
4. 至今:到现在为止。
5. 人唤:人们称之为。
6. 只愁:表示担忧或忧虑的心情。
7. 有凤:有凤凰这样的贤才。
8. 无人识:没有人认识、赏识。
9. 却指:反而指着。
10. 凡禽:普通的鸟类,这里用来比喻平庸的人。
11. 误世间:误导世人。
去完善
赏析
《凤凰山》是南宋诗人曹豳的一首怀古诗。全诗通过凤凰山这一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才埋没的感慨。
首句“凤去寥寥今几年”,以凤凰离去起笔,渲染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寥寥”一词,既表达了凤凰离去的凄凉,又暗示了时光流逝的无情。接着,诗人用“至今人唤凤凰山”来引出下文,点明了凤凰山的由来及其象征意义。这句诗意味着尽管凤凰已经离去,但人们仍然铭记着它的传说,使得凤凰山成为了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地方。
第二句“只愁有凤无人识”,是诗人抒发自己忧虑之情的重要一笔。这里的“有凤无人识”,寓意着真正的人才往往被埋没,而庸才却在世上招摇过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选拔人才的担忧和不平。紧接着的“却指凡禽误世间”,则进一步揭示出这种状况的严重性:庸才误国,将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凤凰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人借物言志,表达了对人才选拔的不满和忧虑,同时也警示世人要珍惜人才,不要让真正有才能的人被埋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凰山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成为了战乱与和平的象征。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这座山在南宋时期曾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南宋皇帝的陵墓所在地。在这个背景下,曹豳的这首《凤凰山》应运而生。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正值明朝初年政局不稳、战乱频仍的时期。诗人曹豳(1376-1434),字时中,号西斋,浙江瑞安人。他少年即以诗文闻名,但其生平事迹并不为世人所熟知。他的父亲曾任工部侍郎,后因为触犯明成祖朱棣而获罪,家庭遭遇变故。在这种背景下,曹豳写下了这首《凤凰山》。
诗中写道:“凤凰山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越千年兴废事,江山依旧枕寒流。”诗人通过对凤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战乱和平的期许。在这首诗中,曹豳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传达出他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