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竿诗

标题包含
上竿诗
又被锣声送上竿,者番难似旧时难。 劝君著脚须教稳,多少旁人冷眼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在又有人在敲锣声中登上竹竿表演,这次却比过去更加艰难。我劝你稳稳地踩实每一步,毕竟有多少人冷眼旁观着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上竿诗》:古代文体的一种,以描写人物攀登上竿的场景为主题。 2. 曹豳(bīn):南宋著名诗人,字斯立,号东亩,瑞安(今浙江温州瑞安市)人。 3. 又:表示再次或重复。 4. 被:表被动,意为“受到”。 5. 锣声:指敲锣的声音,用于提醒人们注意并助威。 6. 上竿:意指攀登竹竿,喻指追求名利的过程。 7. 者番:这次,这里。 8. 难似:难以比拟。 9. 旧时:过去的时候。 10. 劝君:劝告您。 11. 著脚:指踏上、站稳。 12. 须教稳:需要保持稳重。 13. 多少:一些,少许。 14. 旁人:其他人。 15. 冷眼:冷漠的态度或眼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描绘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即演员表演杂技爬竿的情景。诗人以“被锣声送上竿”写出发表演出的紧张氛围,同时暗示出表演者的处境和心态:他之所以会重新登台表演,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和需要。而接下来的“者番难似旧时难”则表明这次表演的难度更大,令他感到挑战性十足。这种难度的提升并非来自技术的困难,而是心理压力的增加。他担忧观众的期待和自己的表现是否能让他们满意。 “劝君著脚须教稳”一句,作者借用观众的角度,鼓励表演者要稳定心态,把基础打好,不要因为过于关注他人的看法而让自己的表现受到影响。最后一句“多少旁人冷眼看”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观众们可能对这样的表演习以为常,甚至缺乏足够的关心和理解。这其实也是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思考,人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却忽视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竿诗》是南宋诗人曹豳所创作的一首描绘民间杂技表演的诗歌。曹豳(1179-1249年),字西士,浙江瑞安人,南宋著名的官员和文人。他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正值南宋与金国对抗时期。 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然而,民间杂技艺术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成为了人们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曹豳在观赏了上竿杂技表演后,写下了这首生动形象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杂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展现了当时民间艺人为了生活而付出的辛勤努力以及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