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仙居道中
地褊山成簇,溪平水不奔。
晴天带阴色,冬日作春温。
草聚鸡豚市,机声桑柘村。
舟人识行李,相约候归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土地狭小,群山环绕;溪水平静,不激流涌动。
晴朗的天空略带阴沉之色,冬日却带来了春天的温暖。
草地聚集了鸡和猪的市场,纺织机的声响在桑树和田野间回荡。
船夫认得行人的行李,相互约定等候归来的马车。
去完善
释义
题目:这首诗的标题是《题仙居道中》,"题"在此意为"为...而题诗","仙居道中"指的是神仙居住的道旁。
1. 地褊山成簇:"地褊"指土地狭小,这里形象描绘了群山环绕的景象。
2. 溪平水不奔:形容溪水平静,没有急流。
3. 晴天带阴色:晴朗的天气中带着一丝阴天时的色调,这可能是由于雾气或云层的折射作用。
4. 冬日作春温:虽然是在冬天,但气候却如同春天一样温暖。
5. 草聚鸡豚市:田野里的草地聚集了许多鸡和猪,形成了一个市场。
6. 机声桑柘村:村落中的居民在蚕桑季节里忙碌地操作着织布机。
7. 舟人识行李:船夫们通过观察行人的装备来识别他们的身份。
8. 相约候归辕:等待将要回程的车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首联“地褊山成簇,溪平水不奔”描述了山地的险峻和平静的水面,形成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颔联“晴天带阴色,冬日作春温”则以天气变化为切入点,展现了四季交替的自然景观。颈联“草聚鸡豚市,机声桑柘村”描述了乡村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尾联“舟人识行李,相约候归辕”则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人文关怀。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仙居道中》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徐似道所创作的。它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左右。这一年,徐似道三十多岁,生活在一个多事之秋。他当时的身份为行在太学正,职位较低,远离家乡浙江衢州,独自在异乡奔波劳碌。
当时南宋朝廷党争激烈,庆元党禁事件让朝局一度动荡。时任右丞相赵汝愚被贬谪永州,牵涉其中的许多官员也受到牵连。徐似道身处异地,目睹了这一切,深感世事无常。
诗人在旅途中,进入了依山傍水的仙居县。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与外面的纷扰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徐似道因此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题仙居道中》一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