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红梅

标题包含
红梅
霜月娟娟午夜寒,酒酣来此凭阑干。 满枝艳色惊愁眼,宣主当年唾未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月色凄清,凌晨寒气逼人;喝得微醺时来到此处,倚靠栏杆。满眼的花朵色彩鲜艳,令人心生愁绪;想起当年武则天在这花园里赏花时留下的口水还没有干透呢。
去完善
释义
宣主:南朝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的别号,此诗将宣主比作艳丽诱人的红梅,表示宣主之美丑混淆,有违常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欣赏红梅的情景。首句“霜月娟娟午夜寒”描述了月色皎洁、寒气袭人的深夜景象,为接下来的赏梅铺垫了氛围。接着诗人借“酒酣来此凭阑干”表现了酒后壮胆前来欣赏梅花的风姿。 诗人采用拟人手法,用“满枝艳色惊愁眼”表现出红梅花色之艳,连观者都为之惊叹。最后两句“宣主当年唾未干”则是诗人以此花与历代文人墨客共赏,感叹红颜易逝、时光荏苒的世事无常。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方一夔对美好事物喜爱和对生命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红梅》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南宋晚期,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金兵南下,朝廷偏安江南,局势危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抒发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方一夔作为南宋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又展示了自己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红梅》这首诗以红梅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坚韧品质和高尚情操的赞美。在严寒的冬天,红梅凌霜傲雪,独放枝头,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同时,红梅又象征着南宋时期的爱国志士,他们勇敢地站在抵抗金兵的最前线,为国家民族而战。通过描绘红梅的形象,方一夔传达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英勇抗争者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