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随牒沧海隅,两见初月吐。
缅怀故山友,飘散等风雨。
低头繙簿书,仄足随步武。
荒哉旧时学,千石压一缕。
泾渭谁浊清,荼荠互甘苦。
痴儿了官事,朝饭或过午。
聊为五斗淹,未受三命俯。
有得那免失,无阙孰为补。
门前流水车,六辔去如组。
忽逢阮生途,微径何由取。
夸者类死权,所死固已粗。
人生天地间,谁客复谁主。
蛙鸣傥适意,贤于两部鼓。
蜗角起相攘,战剧赤白羽。
息机自搰搰,独趣甘踽踽。
喧寂不相谋,笑人从邓禹。
行藏正有时,倚楼追杜甫。
固知抱书癖,未肯学钱虏。
长缨覊单于,尺纸招赞普。
古来磊落人,过眼蚊蚋聚。
且复对青山,天外修眉妩。
悠然成独酌,醉语免童羖。
是时秋冬交,寒事欲墐户。
蛩螀夜唧唧,草木霜莽莽。
新诗从何来,令我隘寰宇。
飒然出世姿,一蜕尘与土。
海风入书帏,吟和鸥鸦樐。
夜光惊照室,恍若珠还浦。
拂研染松煤,自汲寒井甒。
恶语未用删,意澹声节古。
起看参斗横,的历挂枌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带着任命来到海角,两次看到初升的新月。
怀念故乡的朋友,就像风雨一样飘散各处。
每天埋头翻看公务文书,脚步匆匆。
过去的学习荒废了,千钧重担压在肩上。
泾水和渭水谁能说清,谁的味道更好?
孩子处理公务,早饭午饭都一起吃了。
为了五斗米而淹留,还未接受三次任命就弯下腰。
得到的东西难免失去,缺少的部分怎么弥补呢?
门前水流不息,车辆来来往往。
突然遇到像阮籍这样的人,通往幽静的小路该如何选择呢?
权势之人的骄傲就像一个陷阱,已经陷入了其中。
人生在世,谁是过客,谁是主人?
青蛙在池塘里呱呱叫,比敲锣打鼓的声音更令人舒适。
蜗牛角上的争斗如同激战,带来一片狼藉。
放下纷扰,享受独行自在的乐趣。
外界的喧嚣与宁静无法影响内心的坚定,世人眼中的功成名就又算得了什么?
隐居的时候也要追求正义,倚靠楼阁效仿杜甫的精神。
我知道自己的痴迷在于诗书,不是金钱的奴隶。
握紧缰绳束缚单于,写一封信邀请赞普。
自古以来,正直的人都曾受人敬仰,最后却成为世俗中的蚊子、苍蝇。
现在可以面向青山,看到远方的美丽景色。
独自饮酒,谈论的是醉话而非秘密。
此时正是秋冬交替之际,寒冷的事物准备把门缝填上。
夜晚蟋蟀和蝉的叫声此起彼伏,秋天的草木披上了一层霜。
新诗来自何方?让我心中充满了宽广世界。
笔调犹如脱壳而出,焕然一新。
海风吹进书房,伴随着鸟儿的歌唱。
夜光惊醒书房的主人,就像珍珠回归海边。
研墨画出松间月光,取一瓢寒冷的井水。
诗句不须雕琢,意境淡雅声音洪亮。
起身观看北斗七星高悬,明白无误地挂在树木之间。
去完善
释义
随牒:古代的官员因职务调动而颁发的证书,借指官员的调迁。
海隅:海边的一个角落,形容地点偏远。
故山:故乡的山,代指故乡。
飘散:指朋友离散。
繙:翻阅,查看。
簿书:记载文书。
步武:指走路的步子。
压:负担。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荒哉:感叹词,表示可惜。
了:处理完。
五斗淹:形容仅能糊口的俸禄。
三命:古代官吏的等级制度。
有得:有所获得。
无阙:没有欠缺。
六辔:指马车的六个缰绳。
如组:如同丝带一般整齐。
阮生途:指阮籍所在的地方。
夸者:喜欢炫耀的人。
死权:争夺权力。
客:客人。
主:主人。
两部鼓:指两军对战时的战鼓。
蜗角:蜗牛的触角,比喻狭小的地方。
相攘:互相推攘。
战剧:战斗激烈。
赤白羽:红色的羽毛,指战争。
息机:停止机器,比喻放弃争斗。
自得:自我满足。
踽踽:独行貌。
喧寂:热闹与寂静。
邓禹:东汉名将,此处用来嘲笑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
行藏:行动和隐藏,指人生的起伏。
倚楼:靠着楼台。
追杜甫:追随杜甫的诗歌风格。
长缨:长矛,指武力。
羁:拘束。
单于:匈奴的君主。
尺纸:小幅纸张,指书信。
赞普:吐蕃国王的称号。
磊落:光明正大。
过眼:转眼之间。
蚊蚋:蚊子,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修眉:细长的眉毛,形容美好的风景。
寡:独自。
独酌:独自饮酒。
秋冬交:秋冬季节交替之时。
寒事:寒冷的天气。
墐户:堵塞门窗缝隙。
蛩螀:蟋蟀。
唧唧:虫鸣声。
霜莽莽:霜冻弥漫。
新诗:刚创作的诗。
隘寰宇:使世界狭小,形容人的气度狭窄。
飒然:突然的样子。
出世姿:超脱世俗的姿态。
蜕:蜕变。
尘与土:尘土,比喻世俗。
海风:海上的风吹来的。
书帏:书房的帘幕。
吟和:吟咏唱和。
鸥鸦뮬:鸥鸟和乌鸦的声音。
夜光:夜晚的光亮。
珠还浦:比喻事物的失而复得。
研:砚台。
松煤:松烟制成的墨。
寒井甒:寒冷的井水。
恶语:恶意的话语。
删:删除。
意澹:意境淡泊。
声节古:声音节奏古朴。
起看:起身观看。
参斗:星名。
的历:明亮清晰。
挂枌栩:挂在树梢之上。
去完善
赏析
戴栩这首《书怀》,以豪放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哲思。诗人随牒来到沧海一角,回忆起故乡的朋友们,他们如同风雨般四散飘零。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但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然而过去的学术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犹如千石的重担压在诗人的心头。此时,诗人意识到生活中的甘苦如同泾渭之水,难以分清,于是他决定暂时放下世俗的事务,尽情地投入到诗词的创作中。
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官场的所见所闻,认为那些热衷于名利的人就如同死了生命一样可悲。人生在世,谁又是过客,谁又是主人呢?诗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了批评。他嘲笑那些争名逐利的人们,认为他们的行为如同小虾米打架,过于可笑。而他自己则选择了远离喧嚣,独自品味生活的乐趣。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抱负,他不愿意成为金钱的俘虏,而是希望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他认为,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正直的人,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的脊梁。因此,诗人决定在山水之间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享受与青山为伴的生活。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告诉人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栩的《书怀》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在这一时期,宋王朝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戴栩本人也经历了人生起伏,他曾出任官员,但因直言敢谏,触怒了权臣,被贬为平民。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书怀》这首诗中,戴栩通过对书房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希望在这个宁静的书房世界中,能够远离世俗纷争,专心致志地读书、写诗。然而,诗人深知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现实中的他仍然要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因此,诗人在诗的最后写道:“不知今夜月,照破几书窗。”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渴望,又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