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
急晷驰轮岁将歇,我更荒村转冰辙。
凝岩万物冻无姿,水墨陂塘葭苇折。
是谁向背此间来,破萼梅花伴幽绝。
遥山谁恨天作愁,澹尽眉峰半明灭。
清香自满不因风,玉色素高非鬭雪。
竹篱凝睇一凄凉,沙水澄鲜两明洁。
天仙谪自广寒宫,定与桂娥新作别。
尚怜孀独各相望,多情与照黄昏月。
从来耐冷月中人,一任北风吹石裂。
漫劳粉镜学粧迟,欲写冰肤画工拙。
千古无人识岁寒,独有广平心似铁。
我因花意拂埃尘,尚恐人传向城阙。
诗成火煖夜堂深,地炉细与山僧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间如同箭般飞逝,新的一年即将结束,我在遥远的乡村里看着冰雪覆盖的道路。
所有的生物都被冻住失去了活力,就像一幅水墨画的池塘和芦苇被折断。
谁能在这个时候来到这个寂静的地方?只有梅花开得正盛。
远方的山脉仿佛在哀愁,眉峰间的情感时隐时现。
梅花的清香并不依赖于风,她的美不需要与雪争艳。
竹篱边传来一丝悲凉,沙滩和水都显得干净明亮。
这一定是月亮上的仙子降临人间,她们可能与嫦娥告别。
仍然可怜那些孤独的人们,相互观望,希望那多情的月光能照在她们身上。
自古以来耐得住寒冷的只有月亮中的人,她任凭北风把石头吹裂。
不要白费力气去化妆,试图描绘出冰肌玉骨的容颜。
千百年来没有人了解真正的寒冷,只有杜甫的心像钢铁一样坚硬。
我被梅花的花语所吸引,但还怕它被传播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夜深了,火炉边的诗人吟唱着自己的诗篇,娓娓道来给山间僧人听。
去完善
释义
1. 急晷:比喻时光流逝之快。
2. 荒村:指作者所在地环境荒凉。
3. 冰辙:冰层形成的车轮痕迹,这里指代冰冻的景象。
4. 凝岩:冻结的岩石,比喻冬天的寒冷景象。
5. 水墨陂塘:形容池塘被冰雪覆盖后的景色,像一幅水墨画。
6. 葭苇:指芦苇。
7. 破萼梅花:初开的梅花。
8. 幽绝:极其幽静的环境。
9. 遥山:远处的山峰。
10. 眉峰:双关语,既指山峰,也指眉头。
11. 淡尽眉峰半明灭:指远方的山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12. 不因风:指梅花的清香不是风吹来的。
13. 玉色素高:形容梅花花瓣的颜色纯净而高雅。
14. 非鬪雪:指梅花在雪中依然盛开,不与其他花朵争艳。
15. 竹篱:竹子做的篱笆。
16. 沙水:指河流中的沙石。
17. 澄鲜:清澈明亮。
18. 天仙:此处指梅花。
19. 广寒宫:月亮的别称。
20. 桂娥:桂花仙子。
21. 多情与照:指多情的月亮照耀着。
22. 耐冷月中人:指嫦娥,因为嫦娥住在寒冷的月宫。
23. 一任北风:任由北风肆虐。
24. 石裂:比喻环境极度恶劣。
25. 粉镜:化妆用的镜子。
26. 妆迟:形容化妆缓慢。
27. 冰肤:形容皮肤如冰般洁白。
28. 画工拙:指画家的技艺水平。
29. 广平:韩愈的字,他写了一首著名的咏雪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0. 拂埃尘:擦去尘土,指对梅花的赞美。
31. 城阙:城市的高处,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32. 火煖:用火取暖。
去完善
赏析
王铚的这首《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姿态、香气、环境等方面,展现出了梅花在严寒中的独特风姿和高贵气质。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梅花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应该在困境中保持坚韧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是南宋诗人王铚(zhì)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王铚(1098-1169年)字性之,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南宋文人、学者,擅长诗文创作。
本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9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当时的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家国破裂的痛楚使得许多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之间,以寻找心灵的慰藉。王铚作为南宋文人,对于国家衰亡的现实有着深刻的忧虑。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王铚的生活状况较为困顿。他虽身处山林之中,却心系国事,渴望能为国家尽一份力。同时,他还受到当时禅宗教派的影响,希望从禅宗哲学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在诗歌中,王铚描绘了明觉山中的梅花景象,以梅花之美暗喻自己高洁的品质。同时,他也通过向妙明老的请教,表达了对禅宗哲学的理解和感悟。这些内容都反映了他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人生际遇和思想境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