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 侍家大人之台湾任渡海作

标题包含
水调歌头 侍家大人之台湾任渡海作
极目滔滔也,怒浪拍长天。扁舟直破重溟,身世共茫然。腾起龙宫光怪,现出蜃楼变幻,日月浴双丸。回首大江渡,更觉姿奇观。兰闺里,盈盈女,怯惊湍。问谁似我帆底,巨浸纳胸宽。但愿高堂百岁,安稳风波宦海,常此住来便。瀛岛倘能至,还欲访真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放眼看去,是一片汹涌澎湃的大海,愤怒的波涛击打着天空。一艘小船勇敢地穿越过重重迷雾,船上的人和大海都显得迷茫而无助。从海底升起的光芒,幻化出一座如梦如幻的城堡,太阳和月亮在城堡中沐浴。回头看看那宽阔的江河渡口,景色更加壮观。深闺中的美女们,都对这激流充满恐惧。试问谁能像我这般在巨浪中淡定自若,胸怀宽广?我只愿家人健康长寿,即使在这官场风波中也能安然无恙,长久地过上安定的生活。如果有一天真的能到达那传说中的仙境,我还想拜访那里的神仙。
去完善
释义
《水调歌头·侍家大人之台湾任渡海作》是一首描绘作者随父亲赴台湾任职时海上景象的词。该词用语典雅,寓意深远。下面是对这首词的注解: 1. “极目滔滔也”:极目,放眼远望;滔滔,形容海水波涌的样子。这句写的是放眼望去,只见波涛汹涌的海水。 2. “怒浪拍长天”:怒浪,激起的浪花;长天,辽阔的天空。这句描述了海浪击打着天空的场景。 3. “扁舟直破重溟”:扁舟,小船;直破,破浪前进;重溟,辽阔的大海。这句写的是乘着小船,穿越广阔的大海。 4. “身世共茫然”:身世,个人的经历;茫然,模糊不清。这句表示在茫茫大海中,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感到迷茫。 5. “腾起龙宫光怪”:腾起,升起;龙宫,传说中的龙王的宫殿;光怪,奇幻的光影。这句描绘了海面上升起奇异的光彩,仿佛进入了龙宫的世界。 6. “现出蜃楼变幻”:蜃楼,海市蜃楼;变幻,变化莫测的景象。这句表明在海市蜃楼般的幻象中,可以看到千奇百怪的景物。 7. “日月浴双丸”:日月,太阳和月亮;浴,沐浴;双丸,指太阳和月亮。这句表示太阳和月亮在海面上辉映,犹如在两颗宝珠之间沐浴。 8. “回首大江渡”:回首,回头观望;大江渡,宽阔的江河渡口。这句指的是回望曾经经过的江河渡口,感觉已远离大陆。 9. “更觉姿奇观”:更觉,更加觉得;姿观,壮观的景象。这句强调台湾海峡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10. “兰闺里,盈盈女,怯惊湍”:兰闺,女子的卧室;盈盈女,美丽的女子;怯,害怕;惊湍,激流。这句表达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船上对急流的恐惧。 11. “问谁似我帆底”:问谁,询问谁人;似,相似;我帆底,我所乘坐的船只。这句问有谁像我一样勇敢地在海上航行。 12. “巨浸纳胸宽”:巨浸,巨大的潮水;纳,容纳;胸宽,胸怀宽广。这句表示面对汹涌的海浪,作者的胸怀依然宽广。 13. “但愿高堂百岁”:但愿,希望;高堂,尊贵的长辈;百岁,长寿。这句祝愿家中的长辈健康长寿。 14. “安稳风波宦海”:安稳,安定平稳;风波,风浪;宦海,官场。这句期望在官场上能够平静度过风波。 15. “常此住来便”:常此,一直如此;住来,居住;便,方便。这句表示愿意长期在台湾生活。 16. “瀛岛倘能至,还欲访真仙”:瀛岛,传说中海上的仙境;倘能,如果能够;至,到达;真仙,仙人。这句表示如果能到达台湾这个神秘的岛屿,作者还想寻找传说中的仙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海上波涛汹涌的景象,展现了词人乘风破浪的气概。开篇的“极目滔滔也,怒浪拍长天”便勾勒出海浪滔天的画面,扁舟破浪前行,更显其无畏的勇气。接下来的描写中,词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将海底世界呈现出来,日月双丸,龙宫光怪,蜃楼变幻,使整个景象充满了奇幻色彩。 下阙则从家庭情感的角度出发,担忧家人的安全,同时表达了自己希望能与家人安稳生活在风波宦海中的愿望。最后一句“瀛岛倘能至,还欲访真仙”则表达了词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之心。整首词在展现了词人的豪放气质的同时,也展现出对家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侍家大人之台湾任渡海作》是清朝文人张素在跟随父亲前往台湾赴任时所作。这首词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约公元1680年前后),此时的中国正值“康乾盛世”的初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步繁荣。然而,台湾作为中国的领土,清政府对其统治并非一帆风顺。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建立了明郑政权。清军平定三藩之乱后,开始对台湾用兵。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军攻占澎湖,迫使明郑政权投降,清政府统一了台湾。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在此时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